《百變團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團花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剪紙語言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三、 課時:1課時
四、 教具:彩紙、剪刀、膠棒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小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找一名同學打開信封,拿出里面的小禮物。
師:同學們,這是老師為你們親手制作的剪紙作品。
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剪紙作品外形接近于什么形狀呢?
生:圓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像這樣外形以圓形為主,經過多次折疊而剪出的剪紙作品叫做團花。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團花的世界。(出示課題。)
(二)觀察分析 探究知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的剪紙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請大家看圖片資料(出示課件圖片:對馬團花和 菊花團花。)
一千多年前的人們就能夠把這么復雜的圖案用紙剪出來,可見那時候的人們是多么的心靈手巧,多么的了不起。
(出示課件圖片)因為團花寓意著團團圓圓、吉祥喜慶、和諧美好,所以人們多把像魚、喜字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放到團花里,從古至今人們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剪團花貼團花。
設計意圖:了解團花的寓意
(三)探究學習 藝術實踐
1、外形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團花都是圓形的,要想學會剪團花,就要先把紙剪成圓形或接近圓形。你們會剪嗎?
生:會。
師:現在老師找一個同學給大家上臺演示,請你只剪一刀,就把它變成圓形,誰來?(生動手實踐)
同學們仔細看,邊做邊給大家講好不好?---好,打開----我們看他剪的很圓,是不是,好,真棒,我們為他鼓鼓掌吧。
老師想和他比一比,也剪個圓,看老師剪的圓不圓。咦,怎么回事??誰來告訴我,---原來是因為沒有找準中心點。
團花是以正方形紙的中心點為頂點,連續對邊對角折疊,剪的時候一定要找準中心點。
設計意圖:了解團花的含義。
小結:原來把紙折起來剪是個好辦法,大家猜猜對折一次,兩次,三次,哪種剪得更圓呢?誰能不能總結一下:折紙的次數和剪得圓不圓有什么樣的關系?
生:折紙的次數越多,剪得就越圓。
2、花紋
師:那么這個圓紙片算不算是團花呢?和信封里的團花相比哪個漂亮呢?為什么?
生:不是,因為沒有花紋。
師:對,我們還要裝飾上花紋。因為我們今天的課題叫百變團花,你們說重點是在哪個字上邊才體現團花花紋的多樣性呢?(變)出示:板書---紋樣。
我們觀察這幅團花作品里的花紋 有月牙紋、毛毛紋、柳葉紋、圓點、瓜子點、三角等。
再折疊好的紙上,畫上了花紋后,我們就要開始剪了
打開,一幅團花作品就做好了,會了嗎?我們欣賞幾幅同齡小朋友的作品。
想不想動手剪了?
六、學生實踐
用折、剪團花的方法,做一朵花紋、外形好看又有新意的團花
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七、作品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