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秒 教材分析
4.關于練習十五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第1題,呈現了學生睡覺、系紅領巾和電飯煲煮飯三幅圖,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教學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內容,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每天的睡眠時間,并要求他們課后去了解一下人在不同年齡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看一看自己的睡眠時間是否合理、科學。使學生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第3題,教材列舉了三個例子:月亮繞地球運行1秒約8000米,人騎自行車1分鐘約行進200米,脈搏1分鐘約跳動75下。要求學生也去收集這方面的例子。編排的目的一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意識和習慣。第4、5題,要求學生計算經過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可以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直觀演示。第6題的四幅圖展示的是學生早晨上學前要做的一系列事情,從穿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飯到整理書包。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做每件事情,估計一下所需的時間。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做時間的主人。第7、8題,是兩道綜合性的習題。第7題讓學生找幾個自己感興趣的節目,想辦法把它們開始和結束的時刻都記錄下來。第8題呈現的是一張光明小學作息時間表。這些內容既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又與所學的知識息息相關,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時,可以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第9題,要求寫出每天的作息時間。可以先讓每個學生獨立填寫,再在小組里進行交流,比一比,誰的時間安排得比較合理。以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滲透惜時守信的教育。第10*題,要求學生了解自己所在小組50米跑步的成績,并填寫在統計表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時間單位“秒”的體驗,另一方面也帶著復習有關統計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