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揚州市花園小學 韓亞芹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六冊11--12頁。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2、發展數學思考,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教學重點與難點:掌握用連除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準備:配套課件。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復習導入看圖并提問解答 圖1:顯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個”。 圖2:顯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標注“6個裝”,旁邊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平均每盒有多少個? 學生可以提問:一共有多少袋? 二、學習新課1、觀察圖意2、自主探索 3、交流匯報
4、討論比較 三、應用提高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問: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數學信息?要求什么問題?要求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 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組商量,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匯報: ⑴224÷2=112(本) 112÷4=28(本)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⑵4×2=8(層) 224÷8=28(本) 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討論比較:這兩種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1、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中呈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再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饋時,教師分別提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兩種解法進行比較。2、想想做做2 聯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個藥瓶,通過投影放大顯示藥瓶上的相關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問題:這瓶藥可以吃多少天? 讓學生先討論這些信息的含義,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交流匯報。3、想想做做3 出示學生購買乒乓球拍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解答。 注意提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找到圖中隱藏的已知條件“有兩個小朋友”。 解答后全班學生交流比較。4、想想做做4。先完成三道題,核對答案。你是怎樣計算的?5、想想做做5、6、7。先讀題。說說條件和問題?梢栽鯓忧?自己先說一說,再同桌說一說。指出:在解題時要弄清每步算的是什么。有時先用乘法是可以的,但算式難以敘述清楚,所以對這類題,第一步就不提倡用乘法計算。6、補充題1、學校把買來的840本圖書分給3個年級,每個年級有2個班,平均每班分得圖書多少本?2、商店運來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條。每包有多少條毛巾?7、思考題。(1)商的十位可能是幾?從0想到9,得出商的十位可能是幾;也可以從乘法口訣想起,想8乘幾的積接近60,再想什么情況下十位商7,什么情況下十位商8。(2)被除數的百位可能是幾?從乘法口訣“四七二十八”想起,再想被除數的百位在什么情況下是2,在什么情況下是3。 學生回答。 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組商量。 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討論,交流,獨立列式解答。 觀察思考,獨立解答。 交流比較。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思考,交流。 獨立完成。 獨立思考,集體交流。 四、評價總結 五、布置作業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在具體解答時需要注意什么? 1、想想做做第5、6、7題。2、《補充習題》第6頁和《小學數學練習與測試》第6頁。 評價總結 獨立完成。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