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三年級第五冊第86~87頁的內容。(備注:此內容是12月份左右進行教學的)
設計思路
本課在設計時主要體現以下兩個特點:
1、以教材為藍本,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在課中以教學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并在此基礎上,由只觀察到物體的一個面,發展到可以同時觀察到兩個面或三個面,教材以學生每天生活的教室為背景,選擇圖書角為觀察對象,這樣認識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顯得親切自然。
2、以生活為素材,輔助性地開展教學。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生活本就是一個數學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又選擇洗衣機、電冰箱、飲水機、文具盒等學生常見的物品和正方體、長方體讓學生進行觀察,從而激活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來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的;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簡單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2、使學生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體會直觀思考的價值,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重點
根據站立的不同位置能夠看出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難點
根據給出的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知。
談話:前一階段大家在數學上都學得不錯,老師曾答應過大家送個禮物給你們的,今天老師把禮物帶來了(電腦出示長方體禮品包裝的正面圖),請大家來猜一猜是什么禮物。
在學生猜禮物的同時,并請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教師同時把學生所猜的禮物名稱板書部分于黑板上。
通過電腦操作,把禮品由正面面對大家變為側面面對大家,請學生繼續猜。
這時可引導學生在猜的時候是根據剛才看到的正面和現在看到的側面猜出這個禮物的。
這時教師可通過電腦操作打開禮品(也可拿出實物)展示給學生看。
提問:你們覺得這樣猜東西有趣嗎?這樣猜東西可是有訣竅的喲,你們想不想學呢?
(學生響亮的回答:想。)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處設計由教師帶來的神秘禮物,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觀察它的正面、側面,由此進入了新知的學習。這樣的導入在自然中進行,既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欲望,更能很好的進行組織教學。】
二、引導交流、探索感知。
1、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出示教室里的圖書柜)
說明:正面就是面對我們的那個面;
側面就是正面兩側的兩個面;
上面就是在上方的那個面。
(1)誰能指一指你所看到的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請幾個學生指一指。
然后同桌之間相互指一指。
再請學生說一說你看到的其他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2)出示一個長方形的紙盒,放在講臺上,請學生和老師一起觀察并說出正面、側面和上面。
當學生和老師一起觀察之后,會出現兩個正面,這時產生矛盾,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這是為什么,教師這時可以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