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周長》集備課教案
5、 練習六第5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體會到“沿著足球場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認識到求花邊長就是求正方形周長×2。
6、 練習六第6題: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讓學生剪一剪、折一折,以幫助理解題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長。可以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的周長。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18+18=36(米)
(2)18×2=36(米)
(3)18÷2×4=36(米)
(4)18×4÷2=36(米)
7、 練習六第7題:可以讓學生先操作:“用48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體會到將周長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長度就是正方形的邊長。
8、 練習六第8題:用16小根擺長正方形,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小組中的同學邊操作、邊記錄、邊討論,便于總結規律。共可以擺4種,即16÷2=8=7+1=6+2=5+3=4+4(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數學故事
可以讓學生通過“拼一拼”來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桌面的周長;并組織小組內及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9、 練習六第9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交流及班級集中發言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想法,用多媒體直觀展示圖形之間的變化關系。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4幅圖的周長相等。
實踐活動
組織實踐活動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讓學生獨立估計3個物體面周長的大小,并在小組中交流,說一說估計的過程或理由。測量時,應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式,可以讓學生獨立測量,也可以是小組合作進行。最后可以組織學生對其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修正自己的估計或測量的結果,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空間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