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學設計與說明
根據學生找到的規律,出示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7、8兩月挨著數,7月以前找單數,8月以后找雙數。”讓學生讀一讀。
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兩種記憶方法:
(1) 啟發學生想到:小月只有4個月,可以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來記。
(2) 利用拳頭記憶。如果學生中有人知道如何利用拳頭來記憶的,可以請他們教其他的同學。如果學生不能主動提出用拳頭記憶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第18頁的拳頭圖,自己研究如何用拳頭來記憶,再請一個學生作示范,全體齊數。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數,另一人檢查。
4. 游戲練習。
游戲一:“起立坐下”。游戲規則: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師任意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的男生起立,是小月的女生起立。(把2月留在最后報,并追問:為什么都不起立?)
游戲二:“左手右手”。先請生日在大月的同學舉左手,再請生日在小月的同學舉右手。最后請大家猜“兩次都沒有舉手的同學是幾月份出生的”。
【說明:熟記大、小月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環節中,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增強了記憶的趣味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涂色有助于學生感知大月、小月排列的規律;找規律可以使記憶成為有意義的記憶;兒歌朗朗上口,是對規律的總結和提升;“記少不記多”體現了一種基本的學習策略;借助拳頭記憶,采用了“兵教兵”的方法,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需要;最后的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在近半節課緊張學習后適當放松,寓教于樂。】
5. 探究三。
提問:我們常說一年有365天,那么,這一年有365天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學生獨立計算2006年全年的天數。然后同桌間交流自己的算法。
展示學生的算法和結果,并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意思。
估計學生這樣計算:31 × 7 = 217(天),30 × 4 = 120(天),217 + 120 = 337(天),337 + 28 = 365(天)。
提問:能再算一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多多少天嗎?
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
【說明:雖然“一年有365天”是常識,但經歷計算和說理的過程可以使印象更加深刻。計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余幾天,是第一單元“除法”知識的應用,也是借助“星期”來進一步加深對“年”這個時間單位的感受。】
三、 應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再組織反饋。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一個要求,并組織反饋。再讓學生合作完成第二個要求,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逐步出示以下表格。(每年的紀念日和日期)
【說明:同樣是說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課終時的要求與課始時不同,課始時是引子,有一些學生會講就可以了;課終時是應用,要人人會說,于是強調人人動筆。最后按時間順序,把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羅列出來,既是社會常識的教育,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年、月、日的作用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四、 拓展
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再問:關于“年、月、日”,你有什么疑問嗎?還想知道關于“年、月、日”的什么知識?
向學生推薦《十萬個為什么》等科普書籍和五個網址:
“十萬個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