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案(精選3篇)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激疑導入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及自己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是誰。
2.請9名學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講臺前面。
1 2 3
4 5 6
7 8 9
3.(教學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語言)說一說,2、4、6、8號分別在5號的哪個方向?1、3、7、9號分別在5號的哪個方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分組討論:你們認為1號在5號的什么方向?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可能有以下幾種看法:
1號在5號的北面,因為1號在“4 5 6”的北面。
1號在5號的西面,因為1號在“2 5 8”的西面。
1號在5號的西北面(或北西面),因為1號既在“4 5 6”的北面,又在“2 5 8”的西面。
……
。2)集體探討:同學們認為哪一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確定哪一組的想法是正確的呢?
。3)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提出借助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做最終裁判。請e同學拿著指南針宣布最終結果,教師說明:我們通常說“西北”而不是“北西”。(板書:西北)
。4)開展猜一猜活動。
a.誰能猜猜9號在5號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5號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西南)
b.誰再猜猜3號在5號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5號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北)
c.誰愿猜猜7號在5號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5號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南)
2.辨認生活中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說一說,你的東、南、西、北面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的相對性,如a在b的西面,在d的北面。
(3)說一說,你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相對性,如a在e的西北面,e在a的東南面。
3.辨認地圖上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1)引導學生根據太陽的方向確定東面,根據東面確定其余的七個方向。
。2)說一說,教學樓、圖書館、大門、體育館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3)議一議,多功能廳和食堂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場在多功能廳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三、鞏固練習
1.第8頁做一做。分組討論、交流、匯報“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2.練習二第4題。
。1)找一找,地圖上標出了我國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結合有關背景材料,適時教育學生保護人類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2)圈一圈,在地圖上圈出武漢的位置(可以由教師告訴學生)。
(3)說一說,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3.練習二第2題。明確題目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北、東南、南北、西南呢?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能辯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位置與方向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第8頁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于周遭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雖然對于“方向”這個詞語學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經常提到、用到。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喝西北風等等,這里只是對方向詞語的理解,而對方向的具體內涵與認識則比較表面、膚淺。同時,這個內容比較抽象,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建構。
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課主要例題圖是一幅城市的生活小區圖,比如圖書館、少年宮、動物園等。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復習實景中與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即:先讓學生說說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及自己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坐著誰,再由9名學生站成方隊說位置,引出新課的教學內容并探討新知。
2、在實踐與操作的活動中感受方位概念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空間觀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間觀念,必須有動手做的過程。這個做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更是嘗試、想象、推理、反思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才能逐步加深方位概念的本質理解。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貼一貼、做一做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獲得數學經驗。
本節課的教學,我比較重視利用學生熟悉的素材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當然,我覺得本節課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對于地圖上的這四個方向掌握還不夠。從學生課堂練習反饋中,我發現學生對于描述實景中的這四個方向還不錯,但是到了地圖上去顯得有些不夠熟練。如:在描述自己家與學校的位置時特別明顯。
在后面的教學中,教師還要對此內容加強練習,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辯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識的產生過程,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辯認方向的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目標:能積極參與探究物體所在方向的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方位知識的作用和價值,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辯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位置與方向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第8頁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教學過程:
一、激疑導入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請9名學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講臺前面。
a b c
d e f
g h i
3.(教學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語言)說一說,b、d、f、h分別在e 的哪個方向?a、c、g、i分別在e的哪個方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分組討論:你們認為a在e的什么方向?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可能有以下幾種看法:
1a在e的北面,因為a在“d—e—f”的北面。
2a在e的西面,因為a在“b—e—h”的西面。
3a在e的西北面(或北西面),因為a既在“d—e—f”的北面,又在“b—e—h”的西面。
……
。2)集體探討:同學們認為哪一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確定哪一組的想法是正確的呢?
。3)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提出借助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做最終裁判。請e同學拿著指南針宣布最終結果,教師說明:我們通常說“西北”而不是“北西”。(板書:西北)
(4)開展猜一猜活動。
a.誰能猜猜g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西南)
b.誰再猜猜c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北)
c.誰愿猜猜i在e的什么方向,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猜?請e同學手拿指南針宣布猜的結果。(板書:東南)
2.辨認生活中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說一說,你的東、南、西、北面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南、西、北的相對性,如a在b的西面,在d的北面。
。3)說一說,你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分別坐的是哪一位同學?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相對性,如a在e的西北面,e在a的東南面。
3.辨認地圖上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1)引導學生根據太陽的方向確定東面,根據東面確定其余的七個方向。
。2)說一說,教學樓、圖書館、大門、體育館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3)議一議,多功能廳和食堂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場在多功能廳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三、鞏固練習
1.第8頁做一做。分組討論、交流、匯報“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2.練習二第4題。
(1)找一找,地圖上標出了我國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結合有關背景材料,適時教育學生保護人類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2)圈一圈,在地圖上圈出武漢的位置(可以由教師告訴學生)。
。3)說一說,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3.練習二第2題。明確題目要求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北、東南、南北、西南呢?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第1題。調查自己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
【教材簡析】:《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節課學生在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初步認識包含八個方向的簡單路線。是對先前“方向”這一知識的補充與延伸。教材在內容的呈現上都是力求借助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主動構建方位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方位,已能辨別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但學生的這些知識僅僅停留在經驗的層面上,因此,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拓展到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是必要的。為此,本節課的學習正是建立在學生這些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運用的。
【設計理念】:《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我認為學生掌握這方面的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發現、創新的過程。為此,我在設計本節課教學時,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中心,讓學生自己發現,嘗試說一說,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并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第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認識東、西、南、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數學思考:
(1)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動一動,加強學生對四個方位的認識和辨認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將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教學具準備:課件一套、指南針、動物圖片、正方形紙等。
教學重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在具體環境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在具體場景中根據不同的參照物來確定方向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四面八方這個成語嗎?
。ò鍟核拿姘朔剑
師:四面是指哪四個面?(四面是指東、南、西、北這四面)
2.復習東、南、西、北。
師:教室的哪一面是東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與東面相對的是哪一面?(學生回答后在西面貼上一個“西”字)
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與南面相對的是哪一面?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交流,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經驗的回憶,其目的是先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也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作好充分的準備。]
師:東、南、西、北大家都認識得很清楚,現在請大家看一組圖片,想一想這是什么地方?(學生欣賞校園情境圖)
師:這是校園操場各個方位的景色,老師把美麗的操場繪成一幅平面圖。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出示操場平面圖。
在平面圖上怎樣辨別東、南、西、北。
操場的北面有什么?操場的南面、西面、東面各有什么?
(學生回答時,隨機在四個建筑物上點擊出東、南、西、北4個字。)
師:同學們回答地真棒,為了更快更準地辨別方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的朋友,你想認識它嗎?請看,這是什么?(指南針紅色一頭永遠指向北方,它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2、觀察指南針的盤面。
師:指南針的盤面上除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有哪些方向?
。|北、東南、西南、西北)
今天,我們就要認識這四個方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1)認識東北方向。
師:請看大屏幕,這根箭頭指向哪一面(東),這根箭頭指向哪一面(北),東與北之間所指的方向叫東北方向。(電腦演示)誰能跟我這樣說說呢?
[設計意圖:在處理教學難點“認識東北方向”時,教師采用的是“扶”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東北方向”這個新的知識點,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生成新的知識。]
。2)認識東南、西南、西北方向。
師:東和南之間所指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同學說一說。
問:你是怎么想的?(學生說,電腦演示)
東和南之間所指的方向是東南方向。我們一起說說。
[設計意圖:“東南方向”的學習,教師采用的是“半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根據知識的遷移在小組內互說,然后再反饋。]
師:認識了東北和東南,你還想認識什么?
誰能說說西南是指哪兒?
請你大聲地告訴同學們西北是指哪兒?
[設計意圖:“西南、西北方向”知識點的學習,采用的是“放”的教學方法。因為有以上兩個知識點的鋪墊,學生學習就已“水到渠成”。 ]
。3)小結。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哪幾個方向?怎樣記住這八個方向。各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大家記住了嗎?哪個小組表現最好,就請哪個小組來匯報。
3、說方向。辨別操場平面圖上的東北、東南、西南、西北。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記住了八個方向,請看操場平面圖,上面除了北面的主席臺、南面的教學樓、西面的大門、東面的雷鋒塑像,你還看到了什么?
(1)誰能用“什么在操場的哪一面”說一句話?
。2)誰還能用“操場的哪一面有什么”說一句話嗎?
。3)還有許多小朋友還想說,那就用兩句話在小組里說說吧。
[設計意圖:用兩種不同的句式說操場的平面圖中各個地方所處的方位,既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又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由于參照物的不同,方向也隨著發生改變。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展開活動,通過學生獨立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多種途徑,體驗方向的改變是和參照物有關的,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多媒體教室在操場的什么方向?縣政府大樓在操場的什么方向?辦公樓在操場的什么方向?地圖墻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三、應用知識,服務生活。
1、游戲:幫動物找家。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找到操場上八個方向的建筑物,F在我帶你們去動物園玩好嗎?你看,這里的動物真多呀,可動物們迷了路,找不到家了,你愿意幫助它們找家嗎?
師:各組同學請注意聽:每個小組有一個信封,請組長把里面的動物倒出來,分給每位同學兩個動物,聽到動物說家住哪兒,就把它貼在哪兒。準備好了嗎?動物的家住在哪兒呢?請聽……
師:小朋友們,你們找對了嗎?還想幫助別的動物找家嗎?注意聽。
你找對了嗎?(注意動物要說話了,你能重復動物的話嗎,動物說,你們安靜了嗎,安靜了再告訴你。)
2、自制方向板。
(1)師:動物們說:你們太棒了,謝謝你們的幫助,歡迎你們再到動物園來玩。大家用所學知識幫助動物找到了家,我們也來制一個方向板辨別方向好嗎?
師:(出示方向板圖)這是一張要填寫的方向板,請你填上八個方向,比一比,誰填得又快又準確。請組長發給第個組員一張卡片,每位同學自制一張方向板。
[設計意圖:開展動手做方向板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對新知的一個鞏固,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理解方向的具體的位置。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師:你們真聰明,大家都填得很好,想一想,怎樣利用方向板辨別教室里的方向?
3、指方向活動。
(1)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2)第一、二、三組的同學能像老師這樣站嗎?(面朝南)你們面朝哪一面?指一指你們的東北、東南、西南、西北方向。
。3)第六、七、八組的同學你們能面向北面站好嗎?
同學們對教室里的八個方向也搞清楚了。
4、互動活動。
師:不用方向板你能分辨方向嗎?
師:請第五組的同學站起來。說說 你們這組同學面向哪邊站呀(向西)
想想你們組的東面、南面、北面各是哪個小組?
指名第五組學生說說第五組的東面是哪組
再讓東面的學生回應我們在第五組的東面!
再說說第五組的西北方向是哪組,請西北組的同學招招手
再說說第五組的西南方向是哪組,請西南組的同學點點頭。
請第三組同學站起來,讓第五組同學說他們在第五組的哪個方向,說對了就掌聲回應。
請第八組同學站起來,讓第八組學學說說你們在第五組的哪個方向。說對了讓第五組同學夸夸第八組。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談話:同學們表現真棒,誰能說說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什么呀(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
2、在這節課里你有哪些收獲?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成語“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下課后,同學們(帶上指南針)可以到操場上找找四面八方都有哪些建筑物;丶液蠛桶职、媽媽一起找一找你家客廳地四面八方各擺著什么東西。
[設計意圖:課未的“八方”與課初的“四面”形成呼應?偨Y中把課中延伸到室外,由教室中拓展到學生家中,目的是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既深化了學生對方向的認識,也關注了“三維目標”的達成,既照顧了學生的共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