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加三位數(精選13篇)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18例2以及練習五1-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三位數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的情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連續進位)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
2、說說兩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出示書本統計表,提出問題
2、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列式
展示算法多樣化
指導豎式計算
引導學生認識,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3、練習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做一做
2、練習五1、2、3題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四冊第32-33頁例題.想想做做1-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并且會驗算。
2.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筆算加法的方法.加法的驗算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計數器。教學過程:一.創境引新
師:老師發現,自從有了借書證,很多小朋友們都喜歡到圖書館借書,是嗎?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關于圖書館的借書情況的問題吧。二.探索新知(一)計算143+126
1.師:(課件出示例題中的統計表)你們從統計表中知道了什么?
根據這4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在小組里說一說。 組內交流。2.師:請組長來匯報一下,你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組長匯報。(出示問題)
3.師: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我們這節課先來解決其中的幾個問題,剩下的可以以后再研究。
4.師:聽聽茄子老師問我們什么?(課件出示: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你會列式嗎?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學生獨立列式。5.師:你是怎么列式的?(板書:143+126= (本))
6.師:觀察一下,這道題和以前學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樣?(出示課題:三位數加三位數)
7.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計算方法,可以動動腦筋,也可以用學具來幫幫忙。
學生自主探索算法。8.師:誰愿意把你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算法)9.師:請同學們都用豎式再算一算。再自己說一說計算過程。 學生計算,說過程。(二)驗算143+1261.師:題目計算出得數后,用什么方法知道算得對不對呢?(板書:驗算)2.師:你有驗算的方法嗎?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3.師:你們試一試,體驗一下驗算的方法好嗎?4.師: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 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三.鞏固深化
1.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你能算出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嗎?自己計算并驗算。學生計算并驗算,集體訂正。2.想想做做1(課件出示)獨立做題,并列式驗算其中一題后集體訂正。3.想想做做3(課件出示)師:你從統計表中知道什么?自己能解決問題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提問:你驗算了嗎?用什么方法驗算的?告訴學生今后不論是否要求驗算,都應自覺驗算,從小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指導:不寫豎式,在原式上從下往上再算一遍來驗算的方法。4.想想做做4(課件出示題目)理解題意,自己列式計算,全班共同訂正。四.總結歸納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在筆算加法中要注意什么?五.課堂作業想想做做2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同學們,今天學新知識前咱們先回顧一下昨天學的舊知識。
1、豎式計算。
59+73=
83+38=
68+52=
58+94=
請大家做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計算方法的?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不錯,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進位加法,不過,可要仔細觀察,看誰能發現,今天所學的和昨天所學有什么不一樣。
二、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1、學習估算。
昨天咱們計算了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總種數,今天這節課,咱們來計算一下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的總種數。出示:
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爬行類376兩棲類284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1)、怎么列式?(376+284)
。2)、下面我們先不筆算,先來估一估他們的和大約是多少?自己先估計一下,誰來把你的估算給大家匯報一下?
生1:把376估成400,284估成300,400+300得700,所以376+284約等于700。
生2:把376估成380,284估成300,380+300得680,所以376+284約等于680。
生3:把376估成400,284估成280,400+280得680,所以376+284約等于680。
生4:把376估成380,284估成280,380+280得660,所以376+284約等于660。
師:大家真棒!想出這么多估算方法。大家看,不管是用哪種方法估算,都是把兩個加數看成一個什么樣的數?
生:與原數最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
師:對!我們在估算時,必須要估成與原數最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在這么多方法里,你最喜歡那一種?下面用你喜歡的方法再估一估。
2、學習筆算。
師:好,估計完376+284的和大約是多少?下面我們來親自筆算一下和到底是多少?學生都動手嘗試,指名板演。
師:大家看板演的同學計算對了嗎?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生:先算個位,6加4得10,在個位上寫0,向十位進1。
再算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在十位上寫6,向百位進1。
最后算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進上來的1,在百位上寫6。
師:真棒,你說的又清晰,又準確。來大家一塊說: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怎么辦?十位呢?那百位呢?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生:那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師:大家看,這就是咱們今天所學的進位加法,誰發現了和昨天所學有什么不一樣?(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對,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完善課題)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練習五第1、2、5、6、7題。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略)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18頁(例2)
教學目標:1、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原理,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2、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善于交流表達的能力。
3、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時代的密切聯系,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無論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都要向前位進一
教授方法:講授法、歸納法、圖例法
教 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檢查復習(ss做,s1,s2,s3,s4板書演示)
36+72 42+88 87+49
1)、結合板書演示分析結果
2)、總結知識點和列豎式計算時應注意哪些什么
t: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幾位數加幾位數啊?
ss:2位數加2位數的加法
t:不錯,那它跟我們以前學的2位數加2位數有什么區別呢?(t引導:以前我們是個滿十進一,而現在呢?)
ss:現在十位滿十也要進一
t:很好,所以我們學的是2位數加2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t:那么還有誰記得計算這一類加法用豎式時應注意什么?
ss: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滿十要進一
二、 引入新課,提出問題
1、 t:中秋節的時候,吳老師到鄉下的養殖場去看了很多的動物,看……(課件展示)
t:這是可愛的豬,老師特地地數了一下,有497只
還有雞。。。。。鴨。。。。。
2、提出問題:(課件展示統計表)
請仔細觀察,說說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揭示課題
t:同學們能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真不錯!本節課我們主要研究同學們提出的這幾個問題(t將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1,2,3
ss說算式,t列板書:1,2,3,
t:大家看算式,還是2位數加2位數嗎?
ss:不是,是3位數
t: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3位數加三位數
三、 合作探索,發現方法
1、 估算
1)、獨立嘗試
t:老師知道有些同學非?,咱們比一比,看哪一些能很快知道結果(t引導不準用筆和紙)
2)、小組交流后匯報
3)、歸納小結
t:在進行三位數的估算時可以怎樣估算?
ss說完后,t用課件展示:在進行三位數的估算時,一般可以把加數看做比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再口算方法估計出和的范圍,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幫我們判斷或驗證我們的計算是否正確。
2、 筆算
1)、獨立嘗試
t:誰能告訴老師,豬和雞究竟具體有多少只呢?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2)、小組交流
ss用筆算,老師巡視,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生板書演示
3)、展示筆算方法
497+168=665
4 9 7 1 6 8 4 9 7
+ 1 6 8 + 7 3 4 + 7 3 4
6 6 5 9 0 2 1 2 3 1
評價算法:首先看第一個問題,你認為誰的方法比較好?(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題的算法)
4)、引導小結,歸納筆算方法
t:誰來說說怎樣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t&ss:三位加數,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無論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都要向前一位進1,連續進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位1。
四、 鞏固練習
完成做一做 s1,s2,s3,s4,板書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就要結束了,同學們,我們本節課學的是什么內容?計算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布置作業:完成練習五
反思:
本節課作為我進校門的入校課,我課前參考了教參及相關資料,明確了重點是估算和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的算理,經過他評與自評,本節課有以下不足:
1、 用語上不應大范圍的扔問題給學生,在平行問題上不需要有對比,以免打擊學生。
2、 教學設計上,復習上節課計算法則時應注意細節,指明計算要求;在時間安排上要充足;板書演示要讓學生評價。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
2.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正確進行三位數加法的驗算,初步養成檢查與驗算的習慣。
。ǘ┻^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用萬以內的加法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筆算和驗算。
教學難點:正確筆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能結合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談話導入
1.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分組練習)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2.集體反饋:計算中應該注意什么?這幾道題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3.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
【設計意圖】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既可以復習舊知,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ǘ﹦撛O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1)仔細閱讀,你獲取了那些信息?
。2)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板書:445+298=)
【設計意圖】結合書中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獲取有用信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交流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1)這道題等于多少呢?同學們自己想辦法計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2)全班交流方法。
預設1:列豎式計算
帶領學生回顧過程,并重點提問:
問題1你是從哪一位開始算起的?
問題2十位上4+9=13,怎么會在十位上寫4呢?
問題3百位上的7是怎么來的?
預設2簡便運算的方法
【設計意圖】連續進位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通過追問及學生介紹計算的過程突破難點。借助298是這一數據的特殊性,讓學生了解簡便運算的方法,滲透簡算的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簡算的能力。
3.探究驗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驗算方法
師:你怎樣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
預設1用原來的豎式再計算一遍。
預設2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
預設3利用原來的豎式,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從下往上再加一遍。
。2)歸納驗算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檢驗筆算的結果是否準確,讓學生感知加法檢驗的意義,讓學生選擇一種驗算方法,通過驗算,養成及時驗算的好習慣。
(三)練習鞏固,應用提高
1.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P38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9第5題的啄木鳥治病。
(3)完成教材P39第6題的找朋友。
2.提高練習。
。1)完成教材P40的第8題的解決問題。
(2)下面7個△都代表同一個數,想一想,△代表的是哪個數?
【設計意圖】通過做一做啄木鳥治病找朋友等多形式的基本練習,鞏固算法,形成技能;通過解決問題的練習,做到算用結合,體現計算的價值,通過填數的練習,在鞏固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四)回顧梳理,促進內化
1.回顧本節課收獲。
2.回顧學習例題時,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如該濕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動物多幾種。請有興趣的同學課后研究一下該怎樣解決,下節課繼續研究。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知。
同學們,今天學習新知識前咱們先回顧一下以前學的舊知識請拿出練習本做這兩道題:(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283+91=
659+306=
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內容,你認為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回答。(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就向前一位進1,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
不錯,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進位加法,(板書:進位加法)不過,可要仔細觀察,看誰能發現,今天所學的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同。
二、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3
從題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指名回答。(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現在我們先不筆算,先來估一估他們的和大約是多少,請學生思考,思考完后請舉手,F在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樣估的。
生: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得750,所以445+298約等于750。
師:你真棒!估算是把兩個加數看成一個什么樣的數
生:與原數最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
師:對!我們在估算時,必須要估成與原數最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
剛才我們估算了445+298的和大約是多少?那你們想不想知道445+298的精確答案嗎?那就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用豎式計算,然后看一看估算方法是不是最接近準確的計算結果。
你們算出來了嗎?(學生答)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計算的?指名回答,讓學生說出算理的同時進行板書。
生:相同數位對齊,先算個位,5加8得13,在個位上寫3,向十位進1。(1表示1個十);
再算十位,4加9得13,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在十位上寫4,向百位進1。(1表示1個百)
最后算百位,4加2得6,再加上十位進上來的1,在百位上寫7。
師:你真棒,你說的又清晰,又準確。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教師放課件)
那么再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怎么辦?十位呢?那百位呢?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
生: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他回答得對不對(全班答)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進位加法,誰發現了和以前所學有什么不一樣(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完善課題)
我們怎么去判斷有沒有計算正確呢?要采用什么方法呢?(學生答:驗算)
。1)再重新用原來的豎式計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2)可以交換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拿出你們的練習本,馬上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
同學們寫完了嗎(寫完了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在以后的驗算中,你最喜歡哪種,就用那一種進行驗算。
現在我們學習了筆算加法,那么老師想問一問大家,筆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千萬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1,不抄錯數,計算認真、不算錯題。)
三、拓展練習
1.列豎式計算并驗算。
165+78=
409+394=
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馬上把這道題解答出來。教師巡視,指名回答。
2.馬上完書上的做一做。
(1)啄木鳥治病(教科書第39頁第5題)
。2)找朋友(教科書第39頁第6題)
學生獨立作業后,請學生說一說,在尋找兩個數相加得1000時,有什么好辦法?
四、課堂小結
你們在這節課中學會了哪些知識,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8頁的例2。教學目標:1、掌握估算的方法。2、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4、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習慣。5、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學重點: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目標 (約4分鐘)1、創設情境:師:最近老師到家電市場看中了價格為768元的一臺微波爐和價格為362元的一臺電磁爐,想把它們買下來。幫我算算,應帶多少錢才夠買?在學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導入并揭示課題。(板書: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2、提出學習目標: a、你能用學過的方法解答三位數加三位的連續進位加法嗎?b、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二、展示成果,激發沖突(約24分鐘)1、小組個人展示。(1)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2和“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交流(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說,如果不懂,優生對其輔導),尋找學生錯例。2、各小組在班上展示(1)算法展示生1:165+78我是這樣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個位寫3,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6加7生再加1就等于14,十位上就寫4,向百位上進 1,百位上的1加1等于2,結果是243。生2:我是這樣算237+565的,……生3:重要講解549+867=的計算過程,并與例題進行比較。(2)錯例展示一般情況下,學生容易做錯的地方可能是:①在計算連續進位的加法中,學生經常會忘了加上進位的數。百位上的數如果滿十,應該向千位進一。 如:一些學生在計算549+867時,百位上的5與8相加后,有些忘了加上進位的1,有些忘了寫千位上的1。②由于連續多步計算,有些學生會出現兩數相乘的情況。如:計算409+394時,有的學生會將百位上的4與3相乘,結果得1306。(3)學生自由質疑問難師:同學們,你在學習中還有什么疑問嗎?請對大家說說?(4)小結計算方法。師:今天學的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師:用豎式怎樣計算?你覺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5)用剛學的知識獨立解決“情境”中的練習。(學生做完后,在小組中交流)三、解決問題,擴展延伸(約9分鐘)1、練習五第7題。(重點講錯誤的原因)2、練習五第4題。(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3、下面的□里可以填幾?5 □ 2 □5 4 □□2 +□7 □ +□6□ +□6□——— ——— ———□ 1 8 1□1□ □□2□四、歸納總結,完善認知(約3分鐘)師:這節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好嗎?好在哪里?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第18頁的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正確的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
2、培養學生遷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舊知識。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習慣。
情感目標: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
教學思路:
聽算練習
復習:從兩位數加兩位數引出→新授→
1、從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結果
3、獨立豎式計算
4、小組講算理
5、小組匯報,老師板書豎式
6、全班講一次算理
7、變題:976+284
8、獨立豎式計算后講算理
9、匯報:重點講百位上的變化
10、小結豎式計算的步驟
→練習1、書本p18做一做→質疑→小結
2、書本p20第7:講計算錯誤并改正
3、書本p19第4:先讓學生估算再列式
教學過程:
一、聽算練習:
16+9、37+5、78+12、48+50、99+1、
38+24、71+34、28+16、93+25、10+78、
二、復習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1號練習本上做。76+84
學生完成后1、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2、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1.板書出示:中國部分動物種數
爬行類
376
兩棲類
284
。1)讓學生先觀察問:“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對你的問題列出算式!
生:“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算式是:376+284(當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可只列出式子,不進行計算。)
2、對比分析:師:376+284與復習題76+84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師:你覺得它的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怎樣?
生:還是要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4、估計結果:師:在豎式計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結果,你們覺得猜想結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應該用估算。ㄍ挥懻摬⒃谌鄥R報。)
5、匯報過程:生:376約等于400,286約等于300,400加300約等于700。
師:讓我們看看書上想法和我們相同嗎?
。2)、筆算驗證:師:下面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準確結果和我們的估算接近嗎?
學生獨立計算后,并在小組內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6、匯報展示:小組說計算的過程,同時教師板書。
7、歸納小結:(1)在加法的計算中,哪一位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8、突破難點:試練:976+286計算后并說說和例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9、質疑升華:生:例題和練習題都是三位數和三位數的加法,例題的結果是三位數,而練習的結果是四位數。
師:為什么會不同?
生:例題百位上是3+2+1得6,不滿十,就在百位上寫6,而練習題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寫1,在百位上寫2。
四、鞏固練習
1、反饋練習: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計算過程。
2、練習五第7題。重點講錯誤的原因
3、練習五第4題。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五、作業布置:練習五第1題。
六、板書設計
三位數和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76+284=660(種)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教學小結:作為計算題的教學,重點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步驟,就能掌握。在教案設計的時候:
。1)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再把自己的計算步驟講出來。我一共設計了三個地方讓學生進行練習(例題、拓展例題、做一做選一題)。
(2)小結計算方法,設計了三個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復習題完成后、例題和拓展題后、全課小結時)。
。3)練習設計了多種形式(基礎的豎式計算:做一做、提高題的改錯題、生活中的數學題)。
。4)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習慣:在每次的匯報學習中都讓學生講如何才能做到又對又快。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9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20-p21練習五5-9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較熟練、正確地計算出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習題,進一步領會加法的基本法則。
2、能進一步領會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能結合具體的情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熟練地運用算理進行計算。
2、進一步領會估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目標(約4分鐘)
1、創設情境
做“猜一猜”游戲:你能很快地說它們的和有幾位數嗎?
56+49 123+89 564+444 756+245 785+452
反饋時,引導學生從進位方面去思考、判斷。
2、提出目標
a、能較熟練地、正確地求出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算式的結果。
b、能較熟練地、正確地估算。
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識(約8分鐘)
1、先讓學生對學過的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進行整理,然后請個別學生在班上交流。
2、基本練習
①、用豎式計算。
356+319= 534+199= 56+184+387=
②、估一估
393+120≈( ) 782+391≈( )
89+488≈( ) 583+411≈( )
、、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p20第6題)
要求學生在計算前先估一估,再筆算。
三、展示成果,構建網絡(約13分鐘)
1、算理展示。
(1)讓學生結合題目說說計算方法及要注意的問題。
。2)爭當“啄木鳥醫生” (p20第7題)
2、估算方法展示
四、類化練習,拓展延伸(約13分鐘)
1、下面哪兩個數相加得1000?(p20第8題)
2、小紅的作文有763個字,小剛的字數比她多278,小剛寫了多少字?
3、知識延伸。(p21第9題)
學生做完后,在全班集體交流,并作小結。
4、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第10題。
五、布置作業(約2分鐘)
1、p20第5題
2、小紅的家離學校752米,她從家出發去上學,走到120米的時候發現數學書沒拿,又回家去拿書再到學校,她這一天一共走了多少米?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位數、三位數加三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不連續進位的三位數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意識。
3.初步樹立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教學重點
學生理解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的算理,正確計算。
三、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的算理,正確計算。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動物圖片。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看這幾張圖片,有你認識的動物嗎?(課件出示)
主題圖中的四張動物圖片
這幾種動物是動物不同分類的代表。你們看,丹頂鶴屬于鳥類,蜥蜴屬于爬行類,麋鹿和狐貍屬于哺乳類。科學家們對我國現存的這幾類動物的種群進行了統計。
2.解釋表格內容。
雖然地球上存在著成千上萬種動物,以下表格顯示了中國濕地部分種類的統計,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統計表的第三列。)
(1)通過這個表格,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觀察表格,提出問題。
你能根據其中的兩個數據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中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板書出來。
“中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一共有多少種?”板書出來。
(二)探究新知
1.解決271+122=
。1)我們先一起解決第一個問題,誰能幫我們就第一個問題列式。
列式:271+122
(2)估計結果
在計算之前,大家先估計一下,和大約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計的?
。3)獨立試算
。4)交流算法
觀察一下,這道題和以前學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樣?(出示課題:三位
數加三位數)
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計算方法,可以動動腦筋,也可以用學具
來幫幫忙。
學生自主探索算法。
誰愿意把你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板書)
2.解決271+31=
。1)我們先一起解決第一個問題,誰能幫我們就第一個問題列式。
列式:271+31
。2)估計結果
在計算之前,大家先估計一下,和大約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計的?
(3)獨立試算
。4)交流算法
觀察一下,這道題和剛才學的那道題有什么不一樣?(出示課題:兩位數)
十位滿十了,怎么辦?(向百位進一)
十位寫多少?百位在進位后是多少了?
用課件演示,也可以在豎式中用紅粉筆描出進位的1,加以突出。
3.小結:
。1)我們遇到的加法和上學期學過的加法比較起來,有什么不同?
。2)那我們都是怎么算的呀?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字是滿十,就向前一位進!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11
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
教學目標:
l 經歷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用堅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并且會驗算。
2.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 培養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會正確列豎式計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
教學資源:例題掛圖、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喜歡寫數學日記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篇數學日記,記錄的是上周我校各年級的借書情況,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用大屏幕出示例題中的統計表)
2.同學們,你們看了大屏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數學問題嗎?提出來我們大家共同解決。
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教師摘錄如下: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2)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3)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4)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談話: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說明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記下了四個問題,你們看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什么算法來解決?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第2個和第4個問題好不好?
教師擦掉黑板上的其他問題,只保留下面兩個問題,并重新編寫序號。
(1)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2)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二、探索算法
提問:要求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應怎樣列算式?
板書 143+126=------------(本)
談話:下邊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計算方法,算出結果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談話:隨愿意把你 想出的計算方法告訴大家 ?
學生可能用下面兩種方法計算:一種是用記數器撥珠,在學生匯報的 過程中主要強調每一位的數要撥在對應的數位上。
另一種是仿照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方法算出來的。
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數位對齊,一般應從個位加起)
談話:請同學們都用豎式再算一算。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師述:題目計算出得數后,要想知道算得對不對,可以自己驗證。不同得題目有不同得驗算方法。我們驗算這道題算得對不對可以交換兩個加數得位置,再算一算。
你們試一試, 體驗一下驗算的方法好嗎?
學生算出結果后,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了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延伸遷移
讓學生獨立完成第2個問題,并進行驗算。完成后同桌相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算得對不對,是怎么知道的。
四、鞏固 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獨立做題,并列式驗算其中一兩題。訂正時先問:如果不另列豎式,在原來的豎式上能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嗎?誰來試著這樣驗算一題給大家看看。再用這種辦法驗算其他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訂正時提問:你驗算了嗎?用什么方法驗算的?告訴學生今后不論是否要求驗算,都應自覺驗算,從小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盡可能 說出自己從統計表中得到的信息,理解表中的意思,并獨立完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幫助。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聯系生活的體驗,自己動手翻一翻書,從中得到感悟,理解題意。再全班共同訂正。
五、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合作得非常好。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學生。下面同桌說一說在筆算加法中要注意那些,然后再告訴大家,好不好?
板書:
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
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126=269(本)
143 126
+ 126 + 134
269 269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l、結合生活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位數加兩 、三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在交流和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思考、體會、理解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掛圖、投影、計數 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同時練習。
57+18 236+143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二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情境圖。
談話:上節課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張各年級借書情況統計表,你們提出了一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也解決了其中的一部分問題,F在我把這些問題再投影展示給你們,你們說出算式,再回憶一下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剩下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共同解決。
投影展示下列問題,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其中畫/"的是已經解決的問題)。
(1)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126 /
(2)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43
(3)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26
(4)一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236
(5)二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43+236
(6)三年級和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26+236
三、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解決例題中的兩個問題。
談話:我們先來解決"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這兩個問題。
(1)讓學生嘗試在練習本上列出豎式計算,教師注意了解學
生的計算情況,并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2)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各寫出一題的計算豎式,全班共同訂正。訂正時追問:"第1題中十位上的8加4得12,該怎么辦?"第2題中十位上哪幾個數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樣處理的?每道題目加的順序是怎樣的?為什么從個位加起?“這節課學習的加法計算和上節課學習的加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2、解決其他問題,
談話:在你們提出的問題中還有兩個沒有解決,你能獨立解決嗎?讓學生獨立解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訂正。
3、總結加法的計算方法。
談話: 我們巳經用兩節課學習了三位數的加法汁算 ,過去我們還學習過兩位數的加法計算。請大家想一想 :列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先在小組內討論,再在班內交流。
四、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l、做"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在書上獨立練習,集體訂正。尤其注意最后一題"百位滿10向千位進1”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激發學生練習興趣,不要求做得快,只強調全做對,并認真驗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創設情景,請學生當小醫生幫助啄木鳥,
讓學生獨立思考,找出錯在哪里,說給同伴聽聽,然后改正過來 。提醒學生在做題的時候要養成認真的好習慣和驗算的好習慣。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說出圖意,自己解決問題,正確計算出來。
五、全課總結,個人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揭示課題——進位加)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解決嗎?
教學板書: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加)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43=228(本)
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85+126=211(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得計算方法,能熟練筆算和在1000以內的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繼續培養探索意識,問題意識和用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地意識;
3、在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地過程中,獲得成功地體驗,產生數學地積極情感。
4、會用學過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具體情景中培養靈活地解題思路。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進位加,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進位的三位數加兩、三位數。
二、比一比,算一算
1、學生獨立計算
6+8 7+9 8+3 5+7
60+80 70+90 80+30 50+70
2、互相說說上下兩題的聯系。
三、算算,填填
加數 452 273 509 57 688
加數 396 727 294 650 312
和
四、解決問題
1、出示第6題掛圖
(1)看圖,說說從圖上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2)小兔從家到學校怎樣走比較近?先讓學生說說小兔家到學校有幾條路?每條路各是多少米?
60+70=130(米) 50+90=140(米)
50+70+80+100=300(米)
(1) 小猴呢?
70+90=160(米) 80+100=180(米)
70+50+60+70=250(米)
。2) 誰到學校路近一些?為什么?
2、做第8題
(1)先讓學生說說題中告訴我們什么?要求什么?
(2)自做,集體訂正,說說想法。
3、出示第9題掛圖
(1)讓學生在圖上指一指每個小動物地家在哪里?互相說想法,再交流。
(2)從小兔家到小猴家有1000米嗎? 為什么?
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 520+420=940(米)
從小貓家到小狗家有1000米遠嗎? 為什么?
板書:460+480=940(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提問,教師相機板書問題。
(4)學生自己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全班交流、講評。
五、全課總結
說說自己在本課中的收獲。小組內交流,派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學板書:
進位加
小兔:
60+70=130(米)
70+90=160(米)
50+90=140(米)
小猴:
80+100=180(米)
50+70+80+100=300(米)
70+50+60+70=250(米)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37例1、例2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舊知,學會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經歷三位數加三位數筆算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去過公園嗎?今天李老師將要帶你們去認識濕地公園里的幾種野生動物,看看你們是否認識。(課件出示)
2、出示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計表,讓同學們仔細觀察。
3、誰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后該怎樣列式呢?
4、所列的算式與我們以前所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ㄒ唬、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引導學生用豎式計算,交流計算方法及結果。
2 7 1
+ 1 2 2
3 9 3
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想的、怎樣理解的?
2、教學例2
組織學生展示豎式計算方法,重點說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2 7 1
+ 1 3 1
3 0 2
3、比較
剛才計算的這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點?(不進位加法、進位加法)
(二)、試一試271+903=?
1、組織學生交流在計算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2 7 1
+ 9 0 3
1 1 7 4。
2、歸納計算方法
對于學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并鼓勵。
(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三、闖關練習
1、第一關:先估一估,再列豎式計算。
659+306= 483+321= 806+574= 68+527=
2、第二關:啄木鳥治病
1 3 5 4 2 7 9 3
+ 5 9 + 5 4 3 + 8 2 5
7 2 5 9 6 0 8 1 1 8
3、第三關:去商場買小家電
吹風機 電風扇 飲水機 電飯煲 電水壺
257元 132元 725元 431元 82元
a、如果你們家在這些電器中需要買2件,你會買什么?需要花多少錢?
b、老師也買了2件小家電,一共花了563元, 你們能猜出老師買了哪兩件小家電嗎?
四、總結下課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五、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筆算
271+122=393(種) 271+31=302(種) 271+903=1174
2 7 1 2 7 1 2 7 1
+ 1 2 2 + 1 3 1 + 1 9 0 3
3 9 3 3 0 2 1 1 7 4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教學設計: 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筆算
三位數加三位數 篇13
片段一:
復習鋪墊!
1、口算
4+8= 4+9= 3+7=
40+80= 40+90= 30+70=
提問:40+80你是怎么算的?10個十是多少?
2、用豎式計算!
37+22= 46+27
提問: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需要注意什么?
板書:①相同數位對齊;
、趶膫位加起;
、蹅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可以在豎式合適的位置上標出進位數)
【說明:和超過100的整十數加法口算是進位加法豎式計算的基礎,熟練掌握這部分口算有利于學生對進位加法算理的理解。通過口算題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完成這樣一個思維過程:“ 40加80就是4個十加8個十,也就是12個十,也就是1個百(10個十)和2個十! 幫助學生復習百以內數的進位加的計算方法,以便在下面的探索環節中順利的進行相關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順利的開展掌握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俊
片段二: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要去多少人?
1、提問:誰會列式?(板書:85+143)
你會算嗎?請你用豎式來算一算。(請學生在隨練本上嘗試,指名板演)
2、組織交流,解決難點!
提問:從哪位算起?說說個位上是怎么算的?
提問: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滿十了該怎么辦?十位上的和怎么寫?
百位上相加是多少?為什么得2?
3、指名讓學生完整地口述筆算過程!
4、同桌互說!
5、集體說。
【說明: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自然也會表現出差異。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現有的起點出發,逐步達到要求。對后進的學生,可以提供較低的起點,這里的“低”不是低要求,更不是放松對他們的要求。相反,低起點是為了實現高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再小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教師評點,有意識地讓優秀生帶動后進生。這樣,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合理地利用了差異。】
片段三:
鞏固練習:用豎式計算并驗算。(3道)
師:下面我們來一個比賽好嗎?時間3分鐘,看看誰寫得又快又對。
【說明:例題教學后,有的學生能融會貫通,有的學生基本學會。因此,鞏固練習也必須因人而異,可以同步練習,但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相同的時間內根據個人的情況,可以允許有速度的差異!俊
教學反思:
一、情景創設與復習鋪墊是我們教學中導入新課的兩種形式。在我們的教學中要緊密聯系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不能盲目的進行過分的情景創設。通過復習鋪墊和情景創設,可以為學生們搭建了探索的“腳手架”,在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系,溝通,運用遷移的方法,教學三位數加三位數的計算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遷移,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是經常采用的有效教學方法。學生在捕捉聯系和發現竅門的“頓悟”過程中經歷了知識經驗的遷移于同化,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以拓展。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時也體驗了成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二、尊重差異,合理利用差異資源!
學生在知識基礎、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按照學生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現有的起點出發,逐步達到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再小組討論,然后集體交流,教師評點,有意識地讓優秀生帶動后進生。這樣,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合理地利用了差異資源。
例題教學后,有的學生能融會貫通,有的學生基本學會。因此,鞏固練習也必須因人而異,可以同步練習,但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相同的時間內根據個人的情況,可以允許有速度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