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英語上冊Unit1 I’m Sam學案分析
三年級英語上冊unit1 i’m sam學案分析
一、教學準備與分析:
1、教學內容:
學生用書:第一冊第一模塊第一單元
2、教學目的:
1.基本能聽懂會說:“hello, hi, goodbye, bye-bye”
2.學會運用句型“i’m…”進行自我介紹。
3.教學重點:
學會并運用hello,hi進行相互間問好打招呼。
引導學生使用i’m …句型進行自我介紹。
4.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注意i’m中m的發音,不要吞音,發音要到位。
強調goodbye和bye-bye的正確發音。
二.課堂教學程序:
1、啟動:(5分鐘)
(1) 課前播放學生熟悉的英文兒歌hello 或字母歌渲染課堂學習的活躍氣氛。
(2) 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一些常用的英文單詞或縮略語如:wto,tv,cd,kfc,best food讓學生了解一些身邊的英語,同時也請同學們說一說他們所知道的生活中的英語,這樣有助于強化他們親身經歷英語的真實感受。
2.導入:(3分鐘)
啟發學生當他們在新學期初次見面的時候,他們是如何相互間有禮貌的打招呼問好的呢?當他們在彼此陌生的情況下,是如何相互作自我介紹,互相交流的呢?教師用語:新學期開始了,老師首先歡迎各位新同學的到來,雖然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但現在我們就是一家人,那你愿意用自己最友好的方式相互問候和作自我介紹嗎?
3.呈現:(12分鐘)
(1) 教師首先以自然的方式配以恰當的手勢動作和不同的語調來向學生問好hello , hi。同時也引導學生向教師說hello , hi 。然后讓學生相互間用hello, hi 練習問好。(注:教師解釋并讓學生了解hello , hi 的區別與聯系。一般在正式的場合用hello 為引起對方的注意而問好;而hi一般是用于對自己親密的人打招呼。操練時注意避免重復使用。
(2) 教師胸前佩帶英文的名字卡片進行自我介紹:hello,i’m cindy,借助手勢讓學生理解句子含義。并通過兒童喜愛的任務頭飾或面具等作自我介紹,讓學生更進一步感知i’m 的含義。(注:教師要注意學生i’m的發音,防止丟音現象。)
(3)邀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來,分別戴上他們喜歡的人物頭飾并自我介紹說hello i’m …然后請同學作真實的自我介紹。
(4)介紹班上要來二名新的小朋友,sam、amy教師用語:今天,我們班要來兩名新的外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中國的小朋友lingling ,daming是怎樣來歡迎他們的呢?你們想認識這兩位外國小朋友嗎?(注:教師多次強調sam, amy的發音,以便于學生記住這兩個名字。)
(5) 教師播放動畫片,此時不要求學生跟讀也不看書,邊看邊觀察動畫片中哪兩個是sam ,amy。(注:學生看完動畫片后回答問題:動畫片中哪兩個小朋友是sam 和amy?)
(6)教師再次播放動畫片,作為初次見面的小朋友,他們之間是怎樣打招呼并進行自我介紹的呢?(注:此時要求學生跟讀,并要求學生用手指著單詞、句子進行認讀,力求作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體會其英語句意。)
4、操作與指導:(5分鐘)
(1)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用書活動1,要求學生仔細聽錄音,分辨出課本中的四個主人公:sam,amy,lingling,daming以便學生熟悉這四個小朋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