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案
過渡:這塊大石頭到底怪在哪兒,讓童年李四光對它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請大家細細地讀課文一到八自然段,劃劃它有幾怪?(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1.一怪:孤零零
出示句子:這塊大石頭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學生讀句子,思考:哪個詞體現了大石頭的怪?理解“孤零零”并指導朗讀,
2、二怪:巨大
出示句子: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指名讀句子,賽讀。讀著讀著,你們感覺到了什么?(石頭之大)理解“嚴嚴實實”。
玩著玩著,李四光對這塊石頭產生了怎樣的想法?
出示句子: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如果當時是你跟伙伴們玩,你會怎么樣?
3、三怪:時間久,來歷不明
⑴對自己的疑問,李四光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他是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
⑵指名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
⑶評議(從語氣、神態、動作是否逼真方面)
⑷再指名讀
⑸從他和老師的對話中,你們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
出示: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可它?
填空后指導朗讀。說說為什么對這句話感受最深?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⑹對老師不能解決的問題,李四光是否就此放棄?出示句子: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哪個詞看出李四光很好問?
⑺老師和爸爸都不能解答這個疑問。猜一猜,此時,李四光會怎么想?
4、從李四光的行為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質?指名回答。設疑:巨石之謎充斥著他小小的腦袋,他到底怎樣去找到心中的答案?下節課再見分曉。
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讀懂課文最后兩段,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心中的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讀句子,理解“突兀”。哪個詞說明李四光的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c.學到這兒,你覺得李四光是個怎樣的人?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蘊含著大價值。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九、十自然段。
二、交流讀后感想
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寫下你此時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補充故事:
關于蘋果落地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發一位科學家思想的閃光。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里,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只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為什么這只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的答案——萬有引力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