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
3.引誦:的確,這詩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深思念,勾起了多少天涯游子對家鄉往事的點點回憶!同學們,“每逢佳節倍思親”流傳至今僅僅是指重陽節思念親人嗎?
當國慶佳節,普天同慶時,遠在他鄉的莘莘學子,用詩句對家里的親人說:“____”
當中秋來臨,遠在外地求職謀生的人們,對著空中高掛的明月,只能用這樣的詩句遙寄對家鄉親人的思念:“____”
當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遠在異國的海外游子,抱著對家人的無盡思念,用詩句來道出他心底的肺腑之言:“____”
小結語:千百年來,這詩句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4.想象畫面:請同學們輕輕地讀這兩句詩,邊讀邊想象,你的眼前將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5.指導誦讀。
[設計意圖:領悟“倍”字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在重陽佳節極度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三)感受兄弟情深。
1.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深深思念著家人,那家里的親人是否也在思念著他呢?從哪里看出來?
2.朗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想象畫面:讀讀這兩句詩,你的腦中出現了什么畫面。
4.角色體驗:
、偃绻憔褪峭蹙S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時會怎樣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會對兄弟說些什么?
、谀囊晃辉缸鲈娙送蹙S,你想對你思念的、同時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說些什么呢?
5.角色吟誦:千言萬語道不盡雙方心中深深地思念,還是讓我們用詩句來表達吧!(王維一組讀一二三句,兄弟一組讀第四句)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教師生動語言的描述,拓展想象空間;角色體驗,感情誦讀,帶領學生努力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
四、感情誦讀。積累背誦
1.配樂讀:就讓我們都來做一回王維。再次深深地想念山東的兄弟吧!
2.背誦:讓我們把這份思念之情長留心中,跟著悠揚的古箏琴聲一起來背一背。
五、古今結合,拓展延伸
過渡語:的確,思鄉是古老中國文學一個永恒的主題,縷縷情思是對家鄉、對親人割不斷的片片真情啊!讓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走出王維時代,來到現代,來到一位中國臺灣現代詩人身邊,他的名字叫余光中,欣賞一下他為我們帶來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思鄉名詩《鄉愁》。
1.聽課件錄音(或出示)。
2.我們也來讀一讀吧,想一想詩人不同時期為誰而愁。
3.誰能在讀了詩以后談談其中的一點?
4.指導感情朗讀。
結束語:不知不覺間把我也帶進了這濃濃的鄉愁中,今后無論走到哪里,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月是故鄉明,回家的感覺真好!
[設計意圖:從古至今,思鄉成了亙古不變的主題。這里體現了同一主題的古詩和現代詩的有機結合,拓展了學生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