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秋的聲音》說課稿
(五)、“直觀教學”法
通過投影、錄音的配合使用,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四、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學生可采用“說一說,讀一讀,寫一寫”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說”自己所收集的資料,自己所感受的秋天。“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很好方式。在對詩歌的音節美的感受中,詩歌的內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教學時,可以采用范讀、賽讀等多種方式,加強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寫”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五、說教學過程
一、展示資料(創設秋天的情境)
老師展示課件,學生看圖說課前收集的與秋天相關的詞、句、古詩或文章。
(這樣是講課外所得引入課堂,使課內、外相結合。)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的認讀(做游戲)
3、老師范讀(配樂、課件展示)
4、小組內自讀
5、感知內容:師: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落葉、昆蟲、大雁、秋風的聲音。
6.選讀。
[ 教學略讀課文時,應著重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自讀自悟。]
師:找出你喜歡的聲音,多讀幾遍,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師:把最喜歡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賞。
學生互相交流感受。
師: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邊聽邊想:他讀得怎么樣?
指名讀后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7、想像說話
出示秋景圖片及句子: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_______”
學生各抒己見,根據自己的想象的內容填空,然后表演。(提示學生注意表情和動作)
[朗讀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想象表演來促讀。]
8、美讀。
過渡:(配樂,深情地)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
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讓我們把這美好的一切讀出來吧!
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師:誰有自信能讀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讀,學生大膽展示。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樂朗讀
9、[通過多種形式的讀, 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在讀中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讀中學會了自主、合作、探究。
三、感受秋天
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感受秋天
(學生發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用
聽聽,秋的聲音……
看看,秋的美景……
聞聞,秋的味道……
這樣方式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