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
教學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調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中受到啟發。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意識。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以“玩”激趣
1、靜下心了嗎?你們心里還想著剛才的游戲吧,就知道你們喜歡玩,其實老師也喜歡——(板書:玩)。這節課咱們去找一個外國朋友玩,跟老師一起寫課題——玩出了大名堂。
2、你什么想問的嗎?(學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學字
1、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得先讀通課文,并勾畫出生字、讀準字音,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開始讀書吧。
2、課文讀通了嗎?今天我們采用錯誤接龍法,誰愿意先來讀讀。
3、詞語都會認讀了嗎?(出示詞語)會讀的快速度出來。
4、誰來當小老師?(小老師領讀)誰又好辦法記記這幾個字?(出示:堂、鏡、腿、隨、調、待)。
5、為了幫助你們記得更好,咱們來寫一寫。寫之前注意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寫字的姿勢。生練習時師注意指導并隨機評價。
[設計意圖]
錯誤接龍,也叫錯誤接讀,原創者是賴聯群老師。具體操作:先由一生朗讀,當出現錯讀、重讀、多讀、倒讀、停讀之中的任何一種情況時,該生坐下,由下一位學生接著讀,如此循環,直至結束。接龍的隊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對角線或教師指定。我覺得錯誤接龍特別適合初讀,此環節重在糾正字音,我先指名讀,接著讓所有的孩子蓄勢待發,注意傾聽,如有“情況”舉手示意,反應快的孩子便有機會接讀。這種朗讀法趣味性高,比較性強,面向群體,涉及面廣,更能激起熱情,很適用!
三、“玩”味精讀
1、剛才我們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現在我們把生字放回課文,再讀一讀。讀后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根據回答板書:墨鏡片、放大鏡;放大鏡、顯微鏡。)
2、都說會讀書的人,能把書讀薄,你能把課文讀成一句話嗎?(默讀并動筆劃一劃。)(交流,根據回答出示:列文虎克玩鏡片和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3、會讀書的孩子,你們能試著把一句話讀成一個字嗎?(根據回答圈處“玩”字。)
4、是呀,就是玩,讓我們來仔細看看他是怎么玩得吧。
a、學習第三段
1)誰來告訴大家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
2)誰是列文虎克?你怎么會玩起鏡片呢?你居然能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當時你心情怎樣?
3)列文虎克你想說什么嗎?(根據回答引讀:列文虎克玩鏡片,玩出了大名堂。)(生:當時太高興了,就像小兔子一樣蹦了起來。師:是嘛,太棒了,快告訴大伙讓大家和你一起蹦吧——)
5、學習第四段
1)列文虎克繼續玩嗎?誰來告訴大家。
2)列文虎克,你就這么改變一下玩法就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快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3)太好了,這回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你現在想說的是什么呢?
(根據回答引讀句子:列文虎克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6、學習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孩子們都知道了,他們高喊——(列文虎克玩鏡片和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2)大人們也都知道了,他們相互交談著——(列文虎克玩鏡片和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3)這事連英國的女皇都知道了,她親自來拜訪列文虎克,女皇對他說——(列文虎克玩鏡片和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