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
(評析:這兩名學生的回答很精彩,主動談到了老師即將要講到的“小人國”、“居民”等帶了引號的詞語,學習主動性很強!師順勢引導學生感知這種有趣、生動的表達方式并鼓勵學生朗讀這幾個句子。)
師:你知道了這么多東西應該感謝誰呢?你佩服他嗎?
生:應該感謝列文虎克。他真了不起。
引導學生逐漸理解:他玩的時候十分注意觀察,勤于動手,還善于思考,所以發明了這些東西。
師: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呢?今后我們就比一比誰在玩的時候更注意觀察,更勤于動手,更善于思考。
(評析:對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建立在進行初步朗讀的基礎上,利用學生和教師在課外收集的資料,進行互相交流,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特別是搜集的一些圖片,形象、直觀,留給學生的感受很深刻,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啟發,對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獲得這些形象感知的基礎上再進行精讀、品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理解課文內容,達到了教學目的。)
片段三:拓展
1、出示課件,師述:“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我們一起來讀讀他們的故事吧。”
2、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讓我們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來吧。
(評析:請學生閱讀有關“玩出了名堂”的科學家的故事,使課文內容有一個拓展。在課外玩中注意觀察和發現,再把玩的樂趣和收獲寫下來,使學生重新思考、關注自己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