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課文內容圍繞:“玩”和“名堂”這個有趣的故事為線索,設計注重聯系這兩個方面設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抓住線索邊讀邊思考,在相互討論交流中理清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和微生物的過程。讓學生從交流中得到啟發,打開思路,能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年詞語。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
3.情感目標: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了啟發。
課前準備:
① 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② 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①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②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并讀題)讀題后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③教師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
④ 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⑤ 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誰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①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a.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b.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② 學生自主讀書。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多音字多讀幾遍。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③ 檢查自學。a.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b.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c.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探究發現
① 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② 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③ 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④ 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① 練習寫“堂、鏡、閑、待、閱”這五個字。
② 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③ 當堂展評。
五、課后活動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啟發思考
①聽寫上堂課學的生字新詞。
② 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怎么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的。
二、繼續讀書,了解名堂
① 教師引言:語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那么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嗎?
② 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
b. 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