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實錄
師:分角色朗讀陶罐、鐵罐的對話。
個人練讀
集體分角色朗讀
師:陶罐不再理會鐵罐,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個罐子最后怎樣了呢?、默讀10-17自然段,說說鐵罐和陶罐各自的結局。
師: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
師:太好了,這個時候陶罐怎樣?板書:成為文物
生:發生了遭難,過了很多年,鐵罐受夠了人們…….
生:兩個罐子遺落在荒涼的…….,
師:那么鐵罐又怎樣了
生:……..
師: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無影無蹤
四、小結
是呀,當年被奚落的陶罐成了珍貴的文物,而當初傲慢自大的鐵罐卻在世上消失了。
五、談見解,說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小語論壇阿遠、湘江風景、丑奴兒,太原現場整理。
執教教師說課:
大家好!作為這次大賽的第一位選手,我的心是忐忑不安的,現在,就把這節課的教學設計與大家交流,請各位指導!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這是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今天這節參賽課的設計主旨。整節課緊扣“讀、思、議、練”四字進行教學設計,盡最大可能追求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那么,以什么作為指導對話朗讀的突破口呢?我和指導老師反復研讀課文,找到了“奚落”這個關鍵性的詞語:陶罐和鐵罐所有的對話,不就是“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嗎?于是,整節課以初步掌握主要內容、理解“奚落”的意思開始后,就用“鐵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話諷刺陶罐的?”這個問題直奔主題,導入新課。
接下來,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把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勾畫下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對話的朗讀指導,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實、求趣呢?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體、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使鐵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對話的朗讀指導就根據這個特點分四個層次展開,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第一層次的對話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孩子們在評議中理解,在理解中練讀,學會抓住鐵罐、陶罐的神態讀出他們的傲慢和謙虛。第二層次的對話,讓孩子們自主讀書、自己去發現兩個罐子神態的變化,再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由練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第三層次的對話指導,以“惱怒”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加上自己的動作讀書,與伙伴合作表演,來輔助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寬容。第四層次的朗讀指導,用給動畫片配音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把所有對話連起來練讀,這是在前三次充分練讀基礎上的總體回歸,也是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升華。
課文的10-17自然段,內容簡單易懂,所以我請孩子們先自讀課文,再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說一說,了解兩個罐子各自不同的結局。其余的不再做更多的講解。
之后,用“讀完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這個問題回歸整體,引發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談見解,說感想,理解課文講的道理,學習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