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前夕,小女孩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學生分析:
課文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學生不太熟悉,因此要盡可能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通過“資料袋”或者其他方式了解圣誕節,并播放圣誕節的音樂,展示一些圣誕節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內容略)
教具使用:幻燈片、字卡、錄音機等。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互動(學生站排等候)
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你們的心情緊張嗎?為了緩解打家緊張的心情,接下來老師想邀請同學們聆聽一段美妙的音樂,欣賞幾組美麗的畫面,你們愿意接受邀請嗎?請同學們在放松心情的同時,陸續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嗎?(課件播放“鈴兒響叮當”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誕節的相關圖片,學生邊欣賞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過渡語:同學們,聽著這樣美妙的音樂,欣賞著這樣美麗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1、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過渡語:老師也有這樣的感受,那你對圣誕節了解多少呢?
2、學生自由說對圣誕節的了解
過渡語: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師在課前也搜集了一些有關圣誕節的資料,想不想看一看?
3、屏幕顯示“我知道”,即圣誕節資料袋。(生讀資料)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互動,同學們對圣誕節有了新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跟圣誕節有關的課文,我們可以上課了嗎?(師生問 好)
過渡語: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圣誕節的前夕發生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31、給予樹 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生預設目標,出示學習目標
過渡語:誰能根據以往我們學習閱讀課文的經驗,給這節課制定學習目標呢?
1、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目標
過渡語:老師對剛才同學們制定的學習目標進行了歸納和梳理,看看我們這節課要完成哪兩個學習目標。
2、出示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正確認讀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三、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完成這兩個學習目標嗎?下面讓我們進入目標1的學習。誰能根據平時的學習經驗說說怎樣完成學習目標1?
1、學生說怎樣完成學習目標1的方法(2生說)
過渡語:(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老師也給同學們提供了幾種學習方法(學生讀學習方法)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根據大屏幕“我會學”的學習提示自學完成學習目標1,幾分鐘后老師將檢測大家的學習成果。
★畫一畫 在課文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問一問 請教同桌或老師,讀準生字字音
★讀一讀 同桌合作練習把字音讀準,并能組詞。
★記一記 用熟字“加一加”或“減一減”等方法記住字型
過渡語: 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根據大屏幕“我會學”的學習方法提示自學完成學習目標1,幾分鐘后老師將檢測大家的學習成果。
2、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1)“小老師”領讀生字(看大屏幕)
(2)開火車認讀生字(字卡)
過渡語:現在老師把這些生字朋友組成了詞語,你還能正 確認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