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第二課時教學案例反思
師:那你為什么一直盼望呢?
生:因為沒有一個人陪我玩,我很孤獨,所以我很想要洋娃娃。
生:因為我一人躺在醫院里很痛苦,沒有一個人愿意來陪我,我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如果有一個洋娃娃來陪我就好了;……
師:我們看看她有時怎樣一直盼望呢?
出示句式:
晚上,她盼望──;夢中,她盼望──;早晨,她盼望──;
師:誰能讀出小女孩急切的心情?
(生悟讀。)
3、卡片:
師:(看課文插圖)孩子們,你們看在商場中有一棵給予樹,樹上掛著──,其中一張就是一個──,
(生接讀)卡片上還有她的一個小小的心愿,你們快看看卡片上寫了什么?
生:我是一個失學的孩子,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我希望有一個洋娃娃,能陪我度過每一天。
生:圣誕老人,您好!我是一個殘疾人,別人都笑我,不愿意跟我玩,您能送我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嗎?
……
師:是呀,金吉婭仿佛真的看到了這些情景,她被小女孩的心愿感動了。
(師生齊讀。)
師:于是,金吉婭取下____(生接讀。)
師:是呀,洋娃娃被寄走了,(板書:洋娃娃),但我知道小女孩她現在的心里一定充滿了____。(生說)
師:我們再聽聽金吉婭又對媽媽說了什么?(生讀)
出示句子:
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沒有。
師:發現了什么?
生:少了“什么都”這三個字。
出示句子:
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
師:這兩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什么都沒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樣東西都沒有;一點一絲一毫都沒有。
師:那她沒有什么?
生:沒有父母;沒有伙伴;沒有食物;沒有房子……
師: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里就──(生個別讀)
師:圣誕節快到了,卻沒有一個人對她說圣誕快樂,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里就──(生個別讀)
師:你聽,孩子們唱起了歌,打開了禮物,而那個小女孩卻孤零零的,一想到這呀,金吉婭的心里就──(生齊讀)
師:孩子們,現在這個八歲的金吉婭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覺得她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我覺得她是一個善良、仁愛、同情、體貼的女孩;我覺得她有一顆天使般的心靈……
板書:
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三、總結給予,升華情感
師:金吉婭的行動也深深地打動了母親的心,你看。
出示句子:
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師:孩子們,“償”是我們這課的生字,把這個詞讀兩遍。
師:什么是“如愿以償”?課文中將誰的什么“如愿以償”了?(生說)
師:是的,母親她知道了,她是怎樣夸金吉婭的?(角色體驗)
生:金吉婭,我為你感到驕傲!(生讀)
生:金吉婭,我的女兒,媽媽覺得你做得對,之前媽媽還錯怪你,對不起!(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