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學設計
1.講讀課文第二節。
首先,找一個同學朗讀這一節。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讀完后,讓學生自由說說本節主要寫了什么。
接著,指導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由近到遠;由上到下。創設情景,讓學生當一當小燕子(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切實感受春天的美麗,同時對課文內容產生親切的感情。
接下來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美在哪里,課文是怎么表現出來的?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雨 → 風→ 柳→ 草→ 葉→ 花
最后,引導學生總結這一節的大意——寫了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2.講讀課文第三節。
先是老師自己范讀一遍,再由同學們朗讀一遍。對本節有個整體的感知。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上一節寫了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那么小燕子飛行時是什么樣的呢?在這一節的中,我們講會了解到。
緊接著,想學生出示正在飛行的燕子圖片,圖片上的燕子有在高處飛的,也有低處飛的,我們可以按照什么順序觀察呢?(切實把教學貫穿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
觀察完后,請同學們說說——高處的燕子怎么飛;低處的燕子又怎么飛呢。然后再回到課文,文中描述的燕子又是怎么飛的呢?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
提出問題:文中具體寫了燕子的幾種飛行姿勢?先同桌或前后桌討論、商量,自由回答。然后,再指名概括能力好的同學回答。既做到機會均等,又做到樹立優秀。課堂氣氛也活躍了。
根據同學的回答,板書——斜著身子 → 一轉眼飛到→橫掠過
↓ ↓ ↓
輕快和歡樂 飛得快 輕輕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