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學案例
一:創設情境,觸發個性師: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了什么
生齊答:鳥的叫聲.
師:你們都喜歡鳥嗎 都喜歡哪些鳥 為什么
生1:我喜歡黃鸝,因為它的歌聲清脆悅耳.我希望我的歌聲能像它一樣好聽.
生2:我喜歡啄木鳥.因為它可以捉蟲子,是森林的醫生.
……
師: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親切一點.瞧,這就是翠鳥(多媒體課件出示"翠鳥"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生1: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生2:翠鳥的羽毛很漂亮.
生3:翠鳥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長.
……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你們專注的目光里,老師感覺到你一定很喜歡翠鳥.你還想更多的了解翠鳥嗎 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紹翠鳥的文章讀一讀吧.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形成一種內在動力,推動人們去探求知識.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
二:讀文作畫,張揚個性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1:我讀懂了翠鳥的羽毛非常鮮艷.它長得小巧玲瓏.
生2:我知道了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 翠鳥很會捉魚,眼很尖,小魚是逃不過它的眼睛的.
生4: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
師:看來,同學們通過讀書,已經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給我們描述了翠鳥的外表,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你們喜歡翠鳥嗎 你最喜歡它的什么
生1:喜歡它漂亮的羽毛,還有透亮靈活的眼睛.
生2:我喜歡它捉小魚很機靈.
〔以上通過談了解,多數同學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一句"同學們喜歡翠鳥嗎 你最喜歡它的什么 "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將學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學習熱情之中〕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你最擅長的方式,選擇你最喜歡的內容,進一步深入地學習課文,看誰收獲大.誰喜歡翠鳥外形部分 愿意來親手畫一畫翠鳥嗎 好,請同桌或小組合作,畫一只課文中描寫的翠鳥.(學生自由分組學習,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
「這里是本節課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設計了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喜歡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很投入,讀書很認真.我們來交流一下,哪幾位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 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與課文內容是否相符.(實物投影一個小組送來的畫)
生評:頭部羽毛是橄欖色,還應該有花紋,課文中講"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嘴畫得可以,又尖又長.
師:還有哪幾位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畫,并給大家介紹一下.
……
「學生介紹自己作品的同時,具體述說了翠鳥的外形.其它學生評價作品的同時,也須依書靠本地落實到每句每詞,這就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師:真了不起,能根據自己的感悟想象畫出美的圖畫來,這說明你讀懂了課文.老師也畫了一只翠鳥(多媒體課件展示),可是忘記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著提示,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 自己練習說一說.
(學生練習)
師:請到前面操作并給大家介紹一下翠鳥的外形
(一生介紹)
「此處課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寫作順序.學生越是興致盎然,越是聚精會神,越是與作者的觀察順序寫作同步,很好地領悟到作者的表達方法."看著提示,介紹翠鳥的樣子,練習說一說"正是讓學生脫離課本的背誦,這比干巴巴地要求學生放下課本看誰能背誦下來巧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