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學實錄
師:再說一下你們捕魚時的動作好嗎?我要進行記錄。
生:我們發現小魚時,先蹬開葦桿……叼起那條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
生:我有一個問題:小魚難道沒有看到翠鳥來捉它們嗎?為什么沒有躲呢?
師:是啊,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生:我想,小魚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那時他沒有注意到翠鳥來抓它。它玩得正高興不會發現的。
生:那是因為我們捕魚時的動作特別快啊。小魚剛看到我們還沒來得及躲就已經被我們抓到了。
生:小魚也許發現了,可是它的動作沒有我們的動作快,所以被我們抓到了。
師:可是我還是不太相信你們會有那么快的動作。有什么證明讓我相信嗎?
生:一眨眼快不快,我們一眨眼就可以飛出老遠輕輕地停在葦桿上。
師:有那么快啊。
生:像箭一樣的飛過去,像射出的箭一樣你說快不快。
師:真的好快啊,我相信。
生:當我們捉到小魚飛遠時,“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師:你們真會說,我現在心服口服了。
聽說你們的嗓音特別好,鳴聲清脆是嗎?
生:是的。
師:你們能用這樣清脆的聲音讀一讀課文嗎?
生:可以。
師:誰想試一試?
(指名朗讀。)
師:讀得真不錯,可以和百靈鳥比美了。我一定要寫在書里面。
最后我想去參觀一下你們的家可以嗎?
生:可以。
師:你們的家在哪里呢?
生:我們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師:為什么要把家安在那里呢?在水邊的草地上多好啊,捕魚也方便。
生:草地上多不安全,把家安在陡峭上誰也上不去的。
生:而且我們的家,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就算你們爬上去,也是抓不到我們的。
師:你們好聰明啊。
你們希望我在文章中寫一些你們的什么呢?
生:一定要寫上我們漂亮的樣子。
生:還得寫我們是怎么捕魚的。
生:要寫我們的家。
師:謝謝你們可愛的翠鳥,再見吧。
~~~~~~~~~~~~~~~~~~~~~~~~~~~~~~~~~~~~~~~~~~~~~~~~~~~~~~~~~~~~~
簡評:
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教師設計了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欣賞了翠鳥美麗的外形,了解了它的生活習性,并對它產生了喜愛之情。
課堂上,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朗讀、討論、表演貫穿始終,探究氣氛很濃。
①生生互動:通過學生的“生疑——解疑——釋疑”解決了“翠鳥為什么能穩穩地站在葦桿上”的問題。學生準確地捕捉到“緊緊地抓住葦稈”“身體小巧玲瓏”這兩處語句理解課文,自然、到位。
②師生互動:通過“專家采訪”的形式,讓學生們“當了一回翠鳥”,來理解翠鳥捕魚本領強、巢穴隱蔽兩部分內容。對話十分有趣而不脫離課文,學生記憶扎實。
③巧妙結尾:通過“專家”了解“翠鳥們”對撰文的希望,總結全文,又一次深打烙印,使《翠鳥》教學畫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