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學實錄
生:因為同學們都用平常看慣了的方法去看,覺得畫得不像,才笑。
師:嗯,你們把這一點弄懂了,很好。
師:這篇文章你們讀懂了沒有?
生:讀懂了。
師:要沒有讀懂的話你告訴我哪里不懂。再看看課文,如果沒把握,你得告訴我哪里不懂。
生:為什么這位老師講的話和“我”父親的話是那么相似呢?
師:記住你的問題。你說。
生:每篇文章都有含義,但這篇文章有什么含義呢?
師:我讀懂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含義。至于這個道理你懂得是不是非常準確,非常深刻,然后再研究。好嗎?你能提問題嗎?
生:我想知道為什么老師看了我的“畫”要拿起來問大家?
師:為什么拿起畫來問大家?嗯,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意思。看來大家對課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開始考試。愿意不愿意接受?
生:愿意。
師:好的。你們猜這膠袋里面有什么東西?
生:楊桃。
師:對。前兩排同學向后轉,把椅子挪一下。我這里真有一個楊桃,想讓你們來畫。你要能夠畫正確,這篇文章,你就讀懂了。課文里面講的道理,也就是含義,你們也就懂了。你要是沒懂就畫不正確。我一會一看你的畫我就知道你懂了沒有。我把楊桃放在這里。打開你們的本,不用畫太細致,只畫它的基本輪廊就可以。給你五分鐘的時間,開始作畫。
(學生作畫,教師查看)
第二課時
師: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師:誰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 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 是……就……不要)
生:爸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 “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
生:比方壺蓋想當然就是圓的。
師:請你們好好讀讀爸爸的話。
師:誰來讀一讀第二至三自然段?
(生讀第第二至三自然段自然段)。
師: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請同學們討論: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
生:第二自然段分為3層。
生:第二、三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
師:你來看看,桌上的楊桃像什么?
生:現在看就象五角星一樣。
師:(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生:因為父親說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正因為我記住了父親的話,所以才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師: 你們能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講嗎?
生: 因為講桌上的楊桃一端正對著我,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五角星;另外,我記住了父親的話,所以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至十七自然段。想一想: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