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自學生字新詞。
2、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感受時間的可貴,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感受時間的可貴,養成和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師:今天,我們將要一起學習的是中國臺灣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和時間賽跑》。(出示課題)
2、師:對這個課題感興趣嗎?(學生談讀了課題后的思考)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地方要反復讀,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 提出讀書要求:
1)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不動筆墨不讀書。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朗讀。
(出示句子,學生朗讀,教師隨機指導)
1)他們知道與其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2)“日歷掛在墻壁,一天撕去一頁,使我心里著急”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3、學生質疑。
(教師相機板書)
4、小結。
(師:古人云,“學貴生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知道,那些讀不懂的地方可就是最有味的地方,就是最值得反復品味、反復咀嚼的地方。有人說,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有如飲一杯甘美的山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這杯甘美的山泉,看看誰能品得其中的真味。)
三、依學定教,感悟時間。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指導讀書,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感受時間過得飛快,從而更加珍惜時間,養成和時間賽跑的習慣。指導的方向大致從以下三個方面:
1、理解爸爸的謎。
⑴出示第4小節。
⑵學生自由朗讀,提出讀書要求:
a口而誦,心而維。
b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⑶學生談體會,教師相機指導。
2、感受時間的飛快。(指導朗讀6、7小節)
1)學生任選其中一段。
2)感情朗讀。
3)生生賽讀,集體評議。
4)師生賽讀,集體評議。
5)全班齊讀。
3、體會與時間賽跑的幸福。
1)師:從前,“少年不知愁滋味”,如今,心中卻平添了一份傷感。這樣說來,林清玄先生為我們精心準備的這杯山泉,就是一汪苦水羅?(學生默讀課文8、9、10小節,從語言文字中感悟與時間賽跑的幸福。 )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林清玄先生和時間賽跑得到了哪些好處嗎?
(簡介作者成就:1976年,處女作《蓮花開落》問世之后,他的又一部巨作《冷月鐘笛》出版發行。此后,他一發不可收,以每天3000字的速度,每月一本書,先后完成了《蓮花香片》、《走向光明的所在》、《尋找心靈的故鄉》等作品的撰寫和出版,30歲前幾乎得遍中國臺灣所有文學大獎。 連續3年獲中國臺灣年度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至今,他已經出版了100多本著作。
3)師: 這都是他經常的,不斷的和時間賽跑的結果,因此,他成為一名著名的散文家。 這正映證了文中的那句話——(出示)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
4)學生有感情齊讀。
5)生聯系實際談體會。
四、總結升華。
1、師:聽,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一篇名為《匆匆》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