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讀書交流。師相機作指導,并指導有感情地讀,體會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憂傷。
(1)學生匯報1~4自然段。
引導學生談談讀了這部分感受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能從文中找出一個詞概括嗎?(板書:憂傷)還能用自己的詞語表達一下嗎?(悲傷、哀痛、傷感……)
[教師的追問,拓展學生思維,積累詞語。]
師:是啊,作者失去了至親的人,特別憂傷,“爸爸”對“我”說的一段話,也透出沉重與傷感,怎樣才能讀好這幾段呢?
① 請幾生試讀課文,學生評價。
② 你能讀得更好嗎?請評價的學生讀文。
③ 課件播放“爸爸”的話,教師用稍慢、無奈與沉重的語氣誦讀“爸爸”的話,將“爸爸”話中的意思傳達至學生心里。
[聲情并茂的范讀有激情激趣的作用,學生讀書熱情高漲,教學富有生氣,還能使學生頓悟。]
④ 同位入情入境讀對話,請生表演讀。
⑤ 書讀好了,意思就明白了,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爸爸”話中的意思嗎?
(時間一去不復返,度過了童年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人會長大、變老,直到度完自己的時間死去……學生講到其中的某個意思就應該贊揚。)
師:是啊,時光飛逝,人生易老,聽了“爸爸”的話,“我”有什么觸動呢?輕聲讀讀第5自然段。
(2)學生匯報第5自然段。
① 請一生讀文,讀后追問:除了憂傷,你還品到了什么味兒?(著急,可怕,說不出的滋味)
② 師生共同討論:著急、可怕什么?說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
引導學生反復默讀課文,聯系“爸爸”的話,師生達成共識:著急時間過得飛快,可怕人生一晃就沒了。“說不出的滋味”還是“憂傷時光易逝”的滋味。
[“味從讀中來”,默讀思考,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
師:作者不僅悲傷外祖母過世了,更悲傷時光易逝。他細心地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很快就有了發現。
(3)學生匯報第6、7自然段。
① 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② 引領學生入情入境。
現在,咱們身臨其境一回,你們就是小林清玄,都看向窗外,看著窗外的太陽,是那么的憂傷,又是那么的著急,你們像作者一樣在沉思,在苦苦思索,時間過得真快呀,我該怎么辦呢……。
[讀中悟情、讀中悟思、讀中想象,使學生與作者、作品產生共鳴,讀出文章包含的韻味。]
(二)自主合作,品嘗作者“和時間賽跑”的喜悅。
師:這么說,林先生為我們精心準備的這道山泉就是一汪苦水了?(當然不是)那就是有苦也有(甜)。作者化悲傷為力量,馬上行動起來了,干什么?(和時間賽跑)并且嘗到了喜悅和快樂。請你們試著用心去體會這份喜悅。
1、課件出示合作學習提綱:
(1)作者和時間賽跑,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請從文中找一找。
(2)你曾經有過和時間賽跑的經歷嗎?,如果你想和時間賽跑,你會怎么做?
2、小組自學要求。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組內同學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勾畫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4)讀一讀,把你心中的疑問提出來。
3、學生按要求分組自學,教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