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反思
和在學校里學習到的一些理論不同,課堂教學它是活的實體,更客觀的說,老師在其中更多的充當?shù)氖且粋中介,或者說是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實現(xiàn)的是學生和文本這個不開口的老師之間的交流,而老師許是翻譯,許是高級技師,將一些表面上看不出的道理知識點層層揭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平行于文本,也可以說是更高于文本,這就要考驗教師自己對于文本的正確把握,以及相關知識點的口語化,通俗化的轉換,以一個和學生思維能力,接受能力相當?shù)淖藨B(tài),授之于學生。
課堂氛圍是很重要的教育資源,一個嚴肅和不失活潑的課堂氛圍真的需要師生雙方面的全力配合,在上到《和時間賽跑》的課堂上,我制作了一些珍惜時間的精致的小書簽,本意是要鼓勵學生,參與多維的課堂練習,和一種新的健康的課外活動實踐,更是對文本珍惜時間的最充分把握和延伸,可是學生對書簽的興趣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盡管他們也準備了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可對于老師親手制作的書簽的誘惑讓我沒有想到,也就導致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的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
在本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涉及字詞的教學,尤其是個別易混淆的字詞教學上我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采取區(qū)別識字,分離教學的方法,學生掌握的較好,將教學內容大量的融入其中,全面撒網,導致原本的教學重難點沒有很好的凸顯,個別教學內容涉及的過于精細,從而影響到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開展。
《和時間賽跑》是林清玄的著名散文,朗讀在教學中應占相當大的分量,在教學中對朗讀的指導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四年級的學生對于時間,對于人生,對于未來的概念不是太清晰,可是課堂教學的感染,教師的適當引導,會對他們認識這些抽象的事物,甚至對于價值觀的認知產生影響。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的開展,使我明白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xiàn)在的“用教材教”。讓教材成為學生通向真實生活,通向廣闊世界的橋梁。通過課本文本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學得更深,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