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背誦默寫。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古詩中字詞、詩句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在外面肚子餓了,冷了,我們最想去哪里?(回家)那我們學過想家的古詩嗎?(李白《靜夜思》)
復習背誦舊知識《靜夜思》
師:那我們今天學的古詩也是一個身在外地的人,一起來看他是不是也會想家
(板書,齊讀課題:夜書所見)
二、初讀古詩,發現問題
齊讀古詩(很多學生預習時已經會背誦)
師:大家思考一下,等會說說你們想怎么來學習這首詩?你們想學到什么知識?
(學生質疑)
生一:我想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
生二:我想知道詩人是在哪里作詩的。
生三:我不知道秋風怎么能動客情。
生四:我想知道葉紹翁還有什么詩。
生五:我想了解詩人是哪個時代的人。
生六:我想知道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
(老師將學生的問題板在黑板上)
三、再讀古詩,解決問題
師:我發現同學們提問題的水平還真不錯,你們都想學這些知識。那我們來看看以前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在三年級是怎么學古詩的,他們有四星級
(板書:一、解詩題。二、知作者。三、明詩義。四、悟詩情)
師:我們今天也來學習一下,爭取超過他們。一起跟老師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指導朗讀)
1.解詩題
師:一起來讀讀這首詩的題目,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生一:夜里在看書,看到了這首詩。
生二:詩人夜里一邊看書,一邊寫詩。
生三:書不是看書,應該是詩人在寫。
生四:我覺得是詩人在夜里寫詩,寫他看到的東西。
師:很好。我們同學都能獨立思考剛才同學提的問題,那到底應該怎么理解這題目呢?你們贊成哪個同學的回答。(第四個)
2.知作者
師:剛才有同學提問葉紹翁是什么時代的人,還有他的詩。誰在哪里能知道他的這些資料呢?
生一:我在書上找到他是南宋的人,擅長寫七絕詩。
生二:我在《唐詩三百首》上也看到他是南宋的。
師:對啦,我們碰到問題自己就要想辦法解決,可以像這兩位同學一樣自己查書。那葉紹翁還寫過什么詩有誰知道嗎?
(沒有學生知道《游園不值》這首詩,老師介紹,并強調要做好課外閱讀和積累)
3.明詩義
(1)解詞
師:同學們以前看到不懂的詞語,你用什么方法弄懂?
生一:查字典
生二:問同學問老師
生四:查解釋
……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本領,用注釋來看詞語。大家看看語文書35頁,找到注釋,一起來齊讀一遍。
(生齊讀注釋)
師:這里你發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