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體驗中學會反思──《和時間賽跑》教學案例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文筆清新、充滿哲理的散文。這片精讀課文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憂傷不已,后來在爸爸一席話的啟示下,從太陽落山、鳥兒飛行中,“我”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二是“我”從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教學是可指導學生通過讀文體驗,并展開探究,弄清第一層意思;然后再讀課文,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是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一、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師:時間是人們永恒談論的話題,有人曾贊美道:時間是君子,時間永遠說老實話。有人卻反駁道:時間是無情的,永遠是吞噬一切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無不體現時間的公正性:抓起來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今天這節課呢,我們也要和時間談談心,和時間交朋友,還要和時間賽跑。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之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生1:作者為什么偏偏和時間賽跑
生2:作者怎樣和時間賽跑呢?
生3:時間又不是人,“我”又為什么和他賽跑?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善于思考,發現問題,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很佩服大家。好,下面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可以發現最突出的你。
恰當地,合乎實際地表揚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并激發起學習的欲望,課堂氣氛融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課下同學們都預習過課文了,那么我們進行讀書比賽。我讀一、二自然段,誰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
(面對老師的鼓勵,學生們紛紛舉手,朗讀的積極性高漲。)
生1:我讀3~5自然段。
生2:我想讀6~8自然段。
生3:我喜歡讀3~5自然段。
生4:我愿意讀9~10自然段。
師:想參賽的同學太多了,我們就推薦平時你們最佩服的讀書高手來讀吧,其他同學也不要失望,有更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們,請你們做小評委,希望你們認真聽,公平評價。
師生讀書比賽,可以滿足兒童的心理愿望,給予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又讓學生懂得競爭體制下的謙讓,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了自信心。
師:請小評委點評。
生1:甲讀得不錯,可以讀出那種憂傷的語氣,但要注意朗讀時聲音要宏亮些。
生2:老師讀得很好,聽的讀入迷了,仿佛我就是小作者。
生3:我想給丙同學替一個小小的建議,讀書時要注意節奏,只有這樣才可以把小作者的感情表現出來。
學生公正而又認真的評價,不難看出學生善于思考,思維縝密。
師:參賽選手讀得很認真,小評委很公正,老師在你們身上感受到了生機勃勃的朝氣,我感到很高興、很欣慰。下面,請同學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充分給學生自主權,打破一切聽老師的、固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主動學習者。
三、 細讀課文,探究體驗
師:作者為什么偏偏要和時間賽跑?
(小組討論,交流評議。)
生1:外祖母的去世讓作者感到時間的短暫與無情。
師可借“如果時間能停下來,外祖母會去世嗎?”這一問題的引導,讓學生領悟外祖母去世是因為時間的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