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1、打破傳統的直接導入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進行謎語引題、動畫導入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2、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利,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積極參與;
3、給學生提供自學指南,使他們掌握科學的自學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自悟自得;
4、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把網絡教學引入課堂。實現學習與廣袤的時空、生活、網絡接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
【教學目標】
1、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了解說明文描寫事物的寫法。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使學生受到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么把太陽的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設施】網絡教室、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題,動畫導入
1、電腦出示謎語:(齊讀)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板書課題)
2、播放《后羿射日》flash動畫:
師:太陽給人類送來了光明與溫暖,從古至今,有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和神話傳說,現在我們一起來觀看《后羿射日》這部動畫片。
從學生喜歡的謎語動畫入手,學生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了。
二、師生互動,尋找答案
師過渡語:我們的課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大家想一想這個故事可能發生嗎?
生:不可能。
師:為什么不可能呢?請你們打開書,讀一讀1~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因為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所以后羿射不到太陽。
(板書“遠”)
生:因為太陽太大了,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抵得上一個太陽,小小的一支箭根本射不下太陽。
(板書“大”)
生:因為太陽表面溫度有三千度,箭還沒有碰到它就熔化了,所以后羿不可能把太陽射下來。
(板書“熱”)
師:太陽的三大特點決定了后羿不可能射下太陽,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呢?請大家看這句話。
電腦出示:⑴ 太陽離我們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飛機也要飛( )。
生:(口頭填空)(師隨機逐個出示答案)
師:你發現括號里所填的內容有什么特點?
生:數字。板書:列數字
師:對,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 再來看下面這句,你覺得這樣寫好不好,為什么?
電腦出示:太陽離我們很遠,……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很遠;就是坐飛機也要飛很長時間。
生:這樣寫不好,意思表達的不清楚、不具體、不明確。
師:說的真好,下面請你們分小組討論這兩道題。
電腦出示:⑵ 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 )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里把太陽和什么作比較?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⑶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 ),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 )。(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為什么用鋼鐵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