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設計方案
設計意圖:1.加強學生認知能力與基本功訓練,不斷提升學生 “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技巧;2.通過學生間、師生的交流互動,激勵學生主動、積極探究,幫助學生達成共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3.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四、質疑驅動,合作探究
1.老師針對文中“我”的感受,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演示,向學生提出質疑:
(1)“我”的疑惑是什么?電腦網絡這個新玩藝兒到底有什么用呢?網絡真的這么神奇?
(2)“為什么會發出“真神了!”這樣的贊嘆?
(3)“我”為什么會感到地球一下子變小了,知識大門一下子打開了?
(4)為什么下了網,我的心思還在那神奇的網絡世界里?。
2.學生分小組交流,合作釋疑,再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與此同時,老師參與交流,引導學生畫網絡示意圖,學生把“爸爸”解釋的“電腦網絡”畫出來;學生還聯系課文及自己的實際體驗,理解了“地球變小了”、“知識大門敞開了”的含義。
3.老師指導學生摸仿課文,進行“細節描寫”訓練。
設計意圖:1.加強寫作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與協作學習意識和能力;2.注重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讓學習內容多元化;3. 培養學生究學習與協作學習的互動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
五、交流互動 共創共享(在[教學網頁]提共的平臺上進行)
1.學生交流自己 “細節描寫” 的作品(在[教學網頁]提共的平臺上進行展示,并收藏)。
2.學生聯系學習、工作、生活實際,說信息高速路給自己帶來的幫助與影響(自由發言)。
3.學生談自己知道的網絡知識及用處,交流上網的體驗與感受(自由發言)。
4.老師對學生進行網絡常識教育,教學生一些在網上快捷獲取信息的方法,并對學生進行以法從事網絡活動的教育。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網絡中獲取、加工、儲存及輸出信息的意識和能力;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進行以法從事網絡活動的教育。
六、回顧認知 合作升華
1.老師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內容,
2.學生充分暢談學習的收獲與成就感。
3.老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達成共識,使學到的知識得以升華。與此同時,老師完成“電子板書”,并把它納入自己的[教學網頁]。
電子板書: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做了什么 電腦網絡
“我” 心情與感受
看到什么 信息高速路
設計意圖:1.通過鞏固與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記憶,讓學生懂得,我們所以能“跨上信息高速路”,是信息技術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發生了變化;2.讓學生懂得,從小就應逐步培養自己信息技術素養的重要性;落實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七、課后延伸 發展個性
通過學生對《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外摸仿這篇課文,進行寫與“電腦網絡”活動有關的記敘文練習,可在自己的“學習搏客”上,也可上傳到老師的[教學網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