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感受讀書的快樂。
關于月球的問題有很多是目前人類無法解開的謎團,但我們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及閱讀的過程,這才是語文課語文味的體現。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培養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奧秘的興趣。
3、運用想象、交流等方法,加深對月球魅力的感受。
重點難點:了解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引導學生感受月球的神秘,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課前準備:月球表面照片;收集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古詩詞。
第 一 課 時
一、字詞學習
反饋預習效果,展示預習時學生預錯或易錯的生字,引導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二、導入課題
1、(出示圖片)導語: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導學生朗讀第一段,想象皓月當空的景象,小組內交流對月亮的感受和遐想)
2、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很多月球之迷。(板書課題)。
三、自讀感悟
(一)學習第二段
1、出示課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景色?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把它劃下來,并讀一讀。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
(二)學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1.四大組輪讀課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2.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
★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推測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月球之謎的謎底。
3、小結、朗讀。
四、課外延伸
1、課文的第7自然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2、請同學們課后再閱讀和月球之謎相關的資料,收集和月亮相關的詩句等,我們下節課交流。
第 二 課 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聽寫詞語
三、感悟月亮文化
1、播放《春江花月夜》讓學生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名句寫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反復吟誦幾遍,再抄寫下來。
四、拓展練筆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準備去做什么?
2、結合園地六中的習作,進行想象作文(進行課堂習作片段練習)
本文是一片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通過學習,孩子們已有了對于月球的大膽想象,如何在教學中為每一個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每一個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想象作文是一個既省時又能照顧全體的方法,同時也使教材整合,使教學的語文味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