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讓學生搜集中非友誼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1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木雕嗎?在哪兒見過?(出示木雕圖片,介紹木雕)
2、看了這些木雕作品,你喜歡嗎,你覺得它們怎么樣?
3、齊讀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賣木雕的少年》,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課文。誰來說說課文圍繞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圍繞“遺憾”精讀課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遺憾
1、找出描寫遺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導學生明白我為什么遺憾。讓學生明白因為木雕工藝精美和不能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1)感受木雕工藝精美
①師:課文哪些句子描寫了木雕工藝精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6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寫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時指導朗讀。
(2)感受不能帶回國而遺憾。
(3)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我也為不能把……感到遺憾)
(二)、品讀課文,感受少年的遺憾
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呢?賣木雕的少年,他遺憾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9自然段,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語句。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關(guān)句子并指導朗讀
(三)、再讀課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遺憾。
師:我和少年都為不能把非洲名不虛傳的木雕帶回而感到遺憾,讓我們再來讀讀我和少年的對話,看看你們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遺憾的神情?生朗讀5——9自然段中第二次對話。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樣來盡自己的力量彌補遺憾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樣彌補遺憾的句子,指導讀。
少年的遺憾彌補了嗎?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讀11段。師:想想少年在說這句話時心情怎么樣呢?
‚我的遺憾彌補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讀12段。師:少年彌補了我的遺憾,我高興嗎?
(五)、少年為什么要贈送我木雕,來彌補我們的遺憾呢?你從哪兒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們的對話。
1、抓住兩個“我們”來理解中非友誼。
、少年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里的我們指的是什么?
‚、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這里的我們又指什么呢?誰能讀出我當時的感情?指名讀,齊讀。
2、交流中非友誼資料。
3、少年贈送的難道僅僅是一塊木雕嗎?
三、創(chuàng)設情境,深化主題
四、師總結(jié):同學們,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讓我們都來做中非友誼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誼地久天長!
附板書: 27賣木雕的少年
遺憾
不能賣不能帶
少年 贈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