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說課
教材分析:
《西門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贊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學情分析:
對于封建迷信活動,三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西門豹》是一篇傳統的歷史故事性課文,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學生能在領悟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充分的讀,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體會人物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能正確讀寫“人煙稀少、提心吊膽”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和領會西門豹懲治壞人的巧妙方法。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5)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
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難點是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
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探究、合作學習法 2、朗讀品悟法
3、關鍵詞句品析法 4、角色體驗法.
學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讓學生勾畫、誦讀、討論、表演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入情入境地體驗,使學生在基于語言的感悟上提升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教學準備:收集西門豹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環節是:初讀課文,感知大意,梳理情節,讀記生字。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品讀10-16自然段,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下面我就詳細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本課時的教學共分4個環節:第一環節——復習回顧,明確內容;第二環節——分組研討,指導方法;第三環節——品讀語言,體會巧妙;第四環節——總結拓展,發散思維。
一、復習回顧,明確內容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西門豹》。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了調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引導歸納并板書四個字:天災人禍。造成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西門豹準備如何去應對呢,他是怎樣巧妙地懲治官紳、巫婆,為民除害的,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這樣自然引入新課。
。▽氕h節中我抓住主要問題回顧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的木目標,能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自然恰當地進行了概括訓練,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