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說課
1、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采用“想、議、讀”的研讀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并注重給每個學生創設平等對話的機會,大膽引導學生捕捉西門豹的語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大膽想象官紳求饒時的神態、動作、語言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這樣,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理解文本,豐富了文本,體現出研讀的多元性和交流的高效率。
2、以讀為本,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三個重點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習慣,讀出感覺,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內容。
3、創設情境,誘發創作動機。在領略了西門豹的睿智與膽識后,我設計了一次寫的練習,讓學生展開想象,寫寫河岸上老百姓們目睹這一切后會議論些什么。這個練寫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有彈性的作業,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4、發散思維,拓展創新。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辦法很巧妙,但不是唯一辦法,你還能想出其他辦法嗎?這樣,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拓展他們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然,這節課的設計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可能會因為讀、議重點句的時間較多,有的學生會對有些問題比較模糊。比如,“西門豹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紳抓起來殺了,而要采取將計就計的辦法;為什么他不把其他官紳也投進河里?”等問題。另外,沒有給學生大膽質疑的空間。
以上便是我這節課的設計與思考,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