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子愛爾莎說課稿
三、說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課前預習
1、讀課文,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收集、整理獅子的有關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奧地利作家喬伊·亞當遜寫的《野生的愛爾莎》這本書,并樂意把自己所喜歡的情節講給同學聽。
3、收集、整理自己所喜歡猛獸的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
四、說教學程序
? 復習、導入
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獅子愛爾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大致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誰能回憶一下文章描寫了小獅子的哪幾件事?(可愛、勇敢、聽話、遠足、送回森林)
下面我們就來細讀課文,首先來探討一個問題: 在這位奧地利女作家,喬伊 . 亞當遜細致的描繪中,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究竟是一只怎樣的獅子呢?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通過復習上節課內容,使學生較為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敘述順序。另外,通過教師的小結語言給學生介紹文章的作者,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探究的興趣。)
? 自讀自悟
1 、自讀提示
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讀書呢?( 一找二讀三悟。)
2 、自讀批注
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用心地去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反復讀,去領悟小獅子的特性。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設計學生自學這一環節,為的是滲透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批注自己獨特的感受。)
?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 、說說這只小獅子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小獅子的可愛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洗澡時與作者嬉戲的場面。
小獅子的勇敢
用自己的話說說愛爾莎勇斗犀牛的場面
小獅子的聽話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內容,并說一說此情此景你覺得她們的關系像一對什么?
小獅子的遠足
引導學生想象“我”是怎樣教訓獅子的?
2 、師小結提問,升華感情
是的,這是一只多么可愛、勇敢、聽話、懂事的獅子呀! 原本野性十足、兇猛的獅子為何在作者的面前卻是如此的可愛、溫柔、孩子氣十足呢?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學習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朗讀、感悟、口頭表達的能力,從而在思維的碰撞之中去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總結全文、感悟文章中心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大家的探討、交流,一只鮮活的、可愛的小獅子躍然紙上,呈現在我們面前,不得不讓人憐愛倍生。難怪它的主人——與它朝夕相處了三年的作者在即將分別時是那樣的難以割舍,送走了一次又一次,那情景真是令人感動。
三年的耳鬢廝磨,它們確實已情同母子,那么既然分別時,一個是莫大的痛苦,一個是戀戀不舍,那又何以要面臨這樣的局面,使雙方都痛苦呢?
是的,大自然才是它最適合生存的地方。回歸自然,讓它發揮野獸的本性這本身就是一種博愛,反之,把愛爾莎留在身邊就是一種狹義的。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通過教師飽含深情的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了解作者把愛爾莎放回大自然的真正原因,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 小獅子愛爾莎》第二教說課稿
劉寶麗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本文選自《野生的愛爾莎》一書,這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 . 亞當遜一次喂養獅子的真實生活記錄。本文不僅生動地記敘了獅子愛爾莎的生活習性,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與愛爾莎之間似母女般的真摯的、深厚的感情。本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了解“我”對小獅子愛爾莎的關愛,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使學生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2 .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