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子愛爾莎說課稿
3、收集、整理自己所喜歡猛獸的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
四、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新課
你們喂養過小獅子嗎?你給它起過名字嗎?
同學們曾經喂養過小鴨、小狗,你見過有人在家里喂養過小獅子嗎?
是呀,森林之王——勇猛的獅子誰敢喂養呀,可 奧地利女作家,喬伊 . 亞當遜就勇敢地嘗試了這件事,并且以她最好朋友的名字愛爾莎為它命名。
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生親切地讀):小獅子——愛爾莎!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與上一教不同的是,本教的開課力求自然、親切。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入新課。并用叫一叫它的名字的方式來拉進與文本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 、提出閱讀要求。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課文并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
2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3 、交流讀后感受
( 1)看到你們讀書投入地樣子,我想你們一定被這只獅子所吸引, 你們喜歡這只獅子嗎 ?
( 2 )你最喜歡獅子的什么?能否讀出具體的詞句?
(引導學生抓住小獅子的特性去說,從而概括出獅子的特點:可愛、勇敢、溫柔、野性十足)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教師用“你喜歡這只獅子嗎?”的提問方式來統領全文,一方面是遵從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一方面是讓學生在交流中理出文章的敘述順序,了解小獅子的生活習性。)
三)抓住文章重點段落,體會小獅子 與作者之間的深厚感情。
1 、 作者喜歡這只獅子嗎?從課文的哪些段落最能體現作者對它的感情?
2、 你怎樣理解“我又高興又難過地接待了它”,作者高興的是什么?難過的是什么?
3、 作者把它當作了自己的什么?
4、 三年的朝夕相處,它們已情同母子,可為何要面臨這種分別呢?
5、 你看過或親身經歷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場景嗎?
6、小結:是呀,任何一種分別總是讓人痛苦。愛爾莎走了,滿載著作者對它的情誼走了。回到真正屬于它的大自然中去了。讓我們與作者一道為愛爾莎送別,祝它一路平安!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與上節課不同的是,這一教轉移了教學重點,主要是體會作者與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并使學生受到真摯情感的熏陶。)
四)學生質疑,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學完了這課,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及教學策略:給予學生提問的空間, 引導學生關心動物的今后命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板書設計
15 小獅子愛爾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