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里的孩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上學情況。
4.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5.聯系生活,對比體會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刻苦。
6.教育學生學習他們不怕困難、積極樂觀、立志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2.通過對比、朗讀,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感受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
2.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積累詞匯。
3.聯系實際,教育學生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的喜歡的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言:同學們都生活在城市中,上學由爸媽接送。想知道山里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他們的學習情況。(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誰給大家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找出反映山里的孩子上學情況的句子。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了解。
時間長:清晨,天還沒亮就出發了,這時“山溝里還黑著”。晚上,放學回家,“夜霧籠罩著他們”,“山溝里黑黑的”,可以說是起早貪黑。(板書)
路不好走:早上,“走過這座山,翻過那座山”晚上,“走過那座山,翻過這座山”,可以說是翻山越嶺。(板書)
不安全:山高,路遠,天黑,遠處還有狼叫。(板書)
2.師:你們聽到過狼叫嗎?聽了會害怕嗎?可山里的孩子聽到后怎樣呢?
生:遠遠近近,腳步匆匆,說說笑笑。(板書)
3.師:這說明他們身上有一種什么精神?
生:樂觀向上。(板書)
4.師:我們再來讀課文,你會發現文中有許多相對應的句子,找幾個讀讀。
生:清晨,天還沒亮……傍晚,太陽落山了……
生:孩子們走過這座山……孩子們走過那座山……
生:葡萄由黑變綠……山楂果由紅變黑……
5.師:這些相對應的的句子,在向我們訴說著山里的孩子上學有多難,我們可以用一個詞組來描繪一下他們上學的情況。
生:上學的艱難。(板書)
6.師:請同學們齊讀課文去感受一下山里的孩子上學的艱難,找一找課文中哪個表示色彩的詞用得最多,也能體現他們上學的艱難,同時也暗示了山里的孩子貧窮落后的面貌。
三、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6、7自然段)
師:山里的孩子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難,起早貪黑的去上學,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同學們讀了課文的6、7自然段,然后告訴我你讀懂了什么?
(1)金鑰匙:指的是知識。
(2)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尋找:指不怕困難,不停地發奮學習。
(3)理想的燦爛的黎明……表明作者對山溝里的孩子寄予了無限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