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里的孩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況,感受山溝里的孩子學習的艱難。
2、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積累詞匯。
3、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通過讀悟重點語句,體會山溝里孩子上學的艱苦。
教學難點:了解現在城市鎮中孩子優越的學習環境,體會山溝里孩子上學的艱苦,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準備:1、教學課件。
2、讓學生向爺爺奶奶了解他們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條件如何?
3、課前熱身的資料呢?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
二、復習導入
1、回憶課文內容。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山溝里的孩子》這篇課文, 誰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改為“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什么”)
2、師小結。
(是的,他們為了改變家鄉的面貌,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們甚至不怕——從黑夜啟程,他們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燦爛的黎明。)
——ppt出示句子。
3、質疑
師過渡:本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山溝,了解山溝的孩子學習的情況,看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1-5自然段,讀后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自瀆、思考、交流
(同學們學得比較認真,看來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誰來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呢?)
2、學生反饋,指名說。
預設(第一part):
生:我讀懂了山溝里的孩子上學的時間很長。——板書:時間長
師:用心讀書必有收獲,你能說出相關的語句嗎?
生:清晨,天還沒有亮,山溝里還黑著。(假若生只匯報一句時,師要及時引導把另一句也找出來,如:這是早上他們出發的情景,他們回來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傍晚,太陽落山了,山溝里很快地暗下來了。
師:對啊,山溝里的孩子上學要早出晚歸,你們平時上學是這樣的嗎?(引導生說話)
師小結:比起山溝里的孩子,我們比他們幸福多了,我們可要珍惜哦!
師:山溝里的孩子上學時間長,你們還從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到呢?
生:野葡萄由黑變綠了,牽牛花由黑變紫了,女孩兒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變綠了。
師:老師和你真的是心有靈犀,老師也找到這個句子,但是老師還找到另外一個句子,看你們同意嗎?:山楂果由紅變黑了,路邊的草垛由黃變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藍變黑了。——課件出示兩組句子對比。
師:哎!你們的小眼睛還發現了什么?
生:這兩個句子都是寫一樣東西由……變……
師:老師真高興,你有雙細心的小眼睛。你們看了這兩個句子后,還想知道什么呢?(如果學生說沒有,就由老師來提問:如但老師有個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引導生說出變化的原因)
師:山溝里的孩子上學所走的路真長啊,他們從黑暗走向燦爛的黎明,又從一抹嫣紅的黃昏走到黑暗,為了求學,不怕困難,這精神令你……(拖長聲音啟示學生說出)好,就讓你帶著對他們的敬佩之情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