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廬山的云霧
3、廬山的云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會用“流連往返”造句。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志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致。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峰)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霧了,今天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書:廬山的云霧(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
b、用“______”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
b、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1、默讀,理清文章脈絡。
幾遍讀下來,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來介紹廬山的云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么?主要介紹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關鍵詞: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四、作業:
1、在書上用鋼筆描紅生字,摘抄文中的成語,理解后嘗試運用。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云遮霧罩的廬山啊,真令人流連忘返。
釋:流連忘返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留戀,忘記了回去)
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讓作者忘記了回去呢?(廬山)
二、講讀第1自然段
1、廬山都有什么景色?作者最喜歡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么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更)(神秘美)
2、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啟發想象:在山上游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霧,在天空中行走,進入了仙境。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上……指導朗讀,體會這種情景。
3、廬山的云霧有兩大特點?你最喜歡她的什么特點?(千姿百態、瞬息萬變)請大家自讀課文第2、3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理由。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引導理解、朗讀。(先后教學課文的2、3自然段)
三、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_”劃出來。
2、再讀課文,找找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將這些句子用“~~~~~~”劃出來。(劃好后交流)
3、仔細都督你喜歡的一小句,說說好在哪里。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
山頭的云霧(像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像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像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像巨大的天幕)
4、你覺得這千姿百態的云霧怎么樣?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