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聲“對不起”》說課稿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朗讀并思考:“我”以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通過抓關鍵詞語“并不固執(zhí)自私”體會出“我”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也是一個能為他人考慮的孩子。
通過對“挨板子”的影視鏡頭的回憶,并與我不敢向別人認錯的心情比較,初步感受“我”向別人認錯的痛苦難受的心情。
(注意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閱歷,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2、學習的四自然段:
過渡:正因為“我”有這樣一個毛病,所以當“我”用鉛筆劃破了同桌的下巴后,老師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我”的心情。
班級交流,說說讀出了“我”當時什么樣的心情,你是從哪一句話當中體會出這種心情的。
① 從“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兒里像堵了快石頭似的,連一個字也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臉。”看出“我”當時心里難受、緊張、害怕。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有沒有過類似的體驗。
② “在心里,我不知已責備自己多少遍了。”看出自己知道做錯了,很自責的心理。
反復朗讀,讀出“我”難受、緊張、害怕、自責的心理。
聯(lián)系上下文,進一步體會”我”的心理活動。請同學們再找找還有哪些句子也表達了“我”的這種心情。共三句:
① 我一時不知所措,窘得滿臉通紅。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③ 要說出這三個字,真的好難好難。
朗讀體會。
(經(jīng)過學生深入探討,把握了我當時的心理活動,實現(xiàn)了情感的“內化”“吸收”的過程,朗讀則是對己理解的思想內容的“外化”“升華”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的,也就是“在讀中悟”和“以悟促讀”的有機結合。)
3、學習五——八自然段
過渡:“我”要說出這三個字,是那么難,那最終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說出“對不起”的呢?
默讀五至八自然段。
小組討論。
班級交流。
小結: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在“我”提高了自己認識的前提下,在榜樣的推動下,“我”終于鼓足了勇氣說出了“對不起”三個字。
(這是課文的難點,但經(jīng)過上面的鋪墊,以及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也就水道渠成了。)
(四) 總結全文,回歸生活。
1、 做填空題。
“我”說了“對不起”后,老師( ),同桌( ),同學們都(),“我”和陸葉還( )。
2、 總結性提問:這個結果好不好。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我”?說說理由。
3、 十運會即將在南京舉行,我們南京市開展了爭當文明市民的活動,同學們也是當中的一員,你們打算怎么做。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4、 交流,點評。
(語文只有與自己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才能充滿活力,才能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讀出情感。
2、搜集文明禮貌用語至少三條。
3、搜集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一則。
(任選兩項。)
六、板書:
說聲“對不起“
以 前: 向別人認錯難受
老師同學的鼓勵
那 一 次 后: 超越自我
我的認識、榜樣、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