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燈》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領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以情激情,以情帶讀,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在跟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品味語言,積淀情感,感受課文所蘊含的語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營造情感浸潤的課堂。
【教材分析】
《冰燈》是北師大版第五冊第十二單元“過年”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敘述了作者的父親為他制作冰燈的故事,反映了父親對孩子那深沉、博大的愛以及孩子對父母的理解和愛戴。課文文風樸實,淺顯易通,沒有太多的抒情,但是從字里行間卻流露出父子之間的深厚情誼。
【學情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在學生需要的東西幾乎所有的家長很輕易地買到,所以學生對課文描述的故事感覺會比較遙遠,對父親的愛體會比較膚淺,因此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品味語言文字,將自己的感情融于課文內容,更容易體會父子之間的情誼,懂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子女的關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樂趣”“享受”“繼續”“后悔”“稱贊”在課文中的意思
3、繼續培養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邊圈畫、邊批注的良好學習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了解父親給兒子做冰燈的故事,理解父親的心情,體會父親對兒子的那份關愛,同時也理解兒子前后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小作者的心理變化以及心情,教育孩子體諒理解父母。
【教學準備】制作cai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圍繞冰燈寫了一件什么事?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生詞。
2、讀后指名反饋。
三、合作學習、掌握生字。
四、學習1-4段,了解事情原因。
1、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父親做燈?
2、指名反饋。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對大軍的燈籠描寫的句子,體會作者的羨慕心情。
五、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詳)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認讀生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為什么要父親做燈,用“因為——所以——”說話。
3、父親做燈辛不辛苦,從課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呢?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板書:冰燈。
二、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研讀父親對孩子的愛
1、父親做冰燈辛不辛苦,讀出有關語句“大年三十的早上,﹍﹍父親正在離炕很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
⑴“沙沙”指的是什么聲音,你能說出表示聲音的詞語嗎?
⑵父親做冰燈起得早不早,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讀一讀。(很暗的光線)
⑶比較句子,你體會到什么?
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
父親起碼在離炕很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
⑷指導讀父親做冰燈非常冷的句子。
2、“父親的手碰著了我的手,他的手真涼啊!”
3、父親做冰燈這樣辛苦,這樣冷,為什么還要幫孩子做冰燈,你想說點什么?
▲研讀“父與子對話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