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
(3)指名回答:文中介紹了廬山云霧的幾種姿態?
(4)師生合作讀。老師讀第一句話,每一組同學讀云霧的一種姿態。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么?
(5)師范讀第二自然段
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段話,邊聽邊想象云霧的樣子,要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出現一幅幅畫面哦!
(6)指名說說:剛才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哪幾種姿態的云霧?
師小結:作者把籠罩在山頭的云霧比作……把纏繞在半山的云霧比作……云霧彌漫山谷時,作者又把它比作茫茫的大海,云霧擋住山峰,作者又把它比作天幕。這樣打比方非常恰當,讓句子變得更生動更形象了。
(7)師:廬山的云霧僅僅只有這四種姿態嗎?想象一下云霧還可能像什么呢?(指名回答)
師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啊,廬山的云霧可真的是“千姿百態”呀!
這“千姿百態”的云霧美嗎?(美)我們可以像這樣用畫筆畫出千姿百態的云霧,也可以把這些優美的文字永遠的記在心間。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霧是怎樣的?自己在下面練習背誦一下這段話。(生練習背誦)
師小結:看來,這美麗的云霧已經常駐在你們的心間了!學習這一自然段時,我們通過中心句抓住了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又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把這一特點寫具體了,讓我們領略到云霧的“千姿百態”。以后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像這樣圍繞中心句進行具體的描寫。
5、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先找到中心句,讀懂云霧的另一個特點。
(2)(課件出示第三段話)齊讀中心句
說說:你發現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3)師:云霧的變化不僅姿態多,更神奇的是——它變化的速度還特別的——快!你從哪些詞語里感受到了云霧變化的速度之快。找出來,劃上△(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剛剛還是……轉眼間……;明明是……它又變成了……)
(4)指導朗讀
(5)師:云霧的變化僅僅只有這些嗎?
師:你看,眼前的云霧說變就變——
(課件出示: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指名回答。
師小結:這么多的變化,就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這廬山的云霧就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就叫“瞬息萬變”。你覺得“瞬”在這里表示什么?
6、學習第4自然段
(1)師: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不舍得)
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不想)
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共同的感受——
生讀: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2)師:是呀,這美景吸引了我們,不想回去了,這就是——
生:流連忘返。
師:這也是我們對廬山由衷地贊嘆啊!誰來讀讀。
學生讀
師:讀出我們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
(四)總結全文,擴展延伸
教學目標:
1.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會背誦第4自然段。
2.理解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