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袋麥子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相機板書)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舉手提問。
二、初讀課文:
⒈請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2)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
(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 發霉 麥囤
⒉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
⒊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詞語:烙餅 發霉 麥囤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能介紹一下這課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記的嗎?
2、學生口述,教師點評。
3、教師范寫,提出注意點。
4、學生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童話故事《三袋麥子》,大家還記得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嗎?
今天我們繼續欣賞這個故事。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請小朋友把書打開,自由朗讀(1~4)自然段。
思考:當三個小動物收到土地爺爺的麥子后,它們分別覺得這是怎么樣的麥子,又是怎么想的?三個小動物分別是怎樣處理一袋麥子的?(可以用筆在書上圈畫)
2、讀后交流。
3、這三個小動物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討論。指名說。
4、指導朗讀。
(二)、自學第二部分(5~9)自然段
1、過渡:三個小動物分別用自己的方式處理了土地爺爺送的麥子,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了,他們見面后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請小朋友帶著下面的問題自學課文的第二部分。
出示問題:
(1)、三個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出現了哪三種不同的結果?
(2)、土地爺爺對誰的做法最滿意?為什么?
(3)、三個小動物中你喜歡誰?為什么?
(4)、如果土地爺爺給你一袋麥子,你會怎么處理?
2、檢查自學字詞情況。
(1)、通過剛才的自學,小朋友又學到了哪些新詞語?
指名說。
憨厚:請你模仿一下小豬憨厚可愛的表情。(模仿)小豬說的話的確特別憨厚可愛,誰來讀一讀?(指導朗讀)
節儉:你能說出節儉的近義詞嗎?
神秘:誰來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樣子?
(2)、逐個討論四個問題,交流讀書心得。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9、三袋麥子
小豬 吃光了 憨厚
小牛 保 存 節約
小猴 全種下 聰明、能干
(3)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
四、綜合訓練
1.讀了課文后,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三個小動物說。想一想,請你分別對小豬、小牛、小猴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