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一 看圖作文指導(鳳凰語文)
一、什么是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是先仔細觀察圖畫,然后根據圖畫的內容或意思來寫一篇作文。
看圖作文的含義
學生從小就熟悉看圖識字、看圖說話,看圖作文是這一形式的延伸,即按給定的圖畫內涵和 命題要求寫作文。圖畫可以是單幅,也可以是多幅,一般為簡潔明快的漫畫。有的有文題, 有的需自擬文題;有的一題一作,有的一題兩作;體裁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 ,形式比較靈活。
看圖作文也屬給材料作文的一種,只不過給的材料不是文字,而是圖畫。完成這一類作文, 首先要看懂圖畫,搞清題意的要求。要分析畫面的主體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是一個事物還 是兩個或多個事物,其間有什么關聯?有沒有貌似平淡,卻關乎題意的細節;畫面的表層含 義是什么,有沒有深層的需要挖掘的東西和畫龍點睛之筆?
總之,要從多方面分析讀懂圖畫 、盡全力找出題意所在,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具體的寫法則要注意緊扣圖畫,否則,談得越 多,離題越遠。
二、如何指導小學生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教學時必須耐心指導,要求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先確定中心,再圍繞中心把圖畫的內容詳細地記述下來。我們指導學生寫這一類型的作文時,主要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開展:
一、指導看圖,把握中心
看圖作文,圖畫就是作文材料,看圖就成了作文的基礎。所以,首先讓學生看圖畫,使之掌握這幅圖的主要內容,把文章中心確定下來,然后再作文。怎樣指導學生看圖呢?首先從整體入手,弄清畫面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都畫了些什么,誰在做些什么等,大體了解圖意,掌握基本內容;其次,有順序地對圖的每個局部進行觀察和分析,明顯確人物之間與各部位之間的關系,抓住圖畫的主要內容;再次,抓住重點和細節,深入觀察和想象。
二、有層次地觀察
看圖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層次地觀察畫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從上到下或是從下到上,是從左到右或是從可到左,是從整體到局部或者從局部到整體等。因為只有觀察得有層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順序。
三、緊扣畫面,合理聯想
教學時引導學生根據圖畫上的內容,把自已所經歷、所了解的生活中有關的人或事,補充到畫面中去,填補畫面中因時間和空間局限而未表現出來的內容。這些內容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緊扣畫面分析來的。所以,進行聯想的依據就是畫面本身。
四、要抓住重點,恰當地描述
只有把重點內容寫得具體,寫得形象,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現得突出,才能生動感人。怎樣描述呢?首先,要抓住重點。像小學語文課本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看圖作文《歡樂的節日》,就是抓住一位母親在節日的早晨為子女試穿新衣的情景這一重點,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節日里的喜悅心情。其次,要對人物的衣著、體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做恰當的描述。
看圖作文的教學,一定要在啟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這一關鍵問題上下足工夫。通過看圖作文的教學,進一步發展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這才是我們的教學之根本。
三、看圖作文的一般習作規律
看圖作文,是將各種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畫面,轉變為思路通暢,詞語豐富,生動感人的書面語言,用文字將畫面上的人及事、景物再現出來,使讀者如見其人,如歷其事,如觀其景,起到異曲同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