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處秋天景物【第四次習作訓練】
要求:
1、對照課文讀懂例文《山坡上》,初步感知描寫景物的方法;
2、初步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3、走出戶外,實地觀察,仿照例文寫一處景物,正確寫出自己的一點獨特發現和獨特感受。
重難點: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用心觀察,用情描寫。
處理方法:
利用雙休日選擇一處景物認真觀察,充分利用眼、耳、鼻、膚等多種感官,全身心地擁抱自然,感受秋的氣息。
教時:2
教具: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流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播放背景音樂)
教師配樂朗誦兩首描寫秋天的美文,再請同學們背誦關于秋天的古詩,激發大家對秋景的喜愛與向往。
二、調查雙休日大家都去了哪些地方尋找秋天。
三、讀懂課文上的例文《山坡上》:
1、指名讀例文,提問:
例文寫的是哪里的景色?【山坡上】
主要寫了哪些景物?【草、花、昆蟲】
2、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馮長柱同學怎樣寫草的?【先寫高矮,再寫顏色】
怎樣寫花的?【先寫顏色,再寫自己認識的花的名稱】
寫了哪幾種昆蟲?【先寫螞蚱,后寫蝴蝶】
3、教師小結、點撥:
小作者筆下的山坡景物哪些是他的獨特發現和獨特感受?
【草多、花美、螞蚱驚飛、蝴蝶卻不怕人】
四、交流觀察結果,豐富生活感受:
(1)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雙休日觀察到的秋景。
(2)指名3-5人口述,教師相機補充、提示:
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秋天的景物?
【菊花、秋霜、大雁、楓葉……】
你的耳朵聽到了什么秋天的聲音?
【野地里風吹樹林的聲音、鳥兒歡快的歌聲、小腳踩在枯草落葉上的聲音、來到郊外心情愉快的叫喊聲……】
你的鼻子聞到了什么秋天的氣息?
【看天時,可以聞到陽光的味道;走在落葉滿地的林間,能隱約聞到泥土的芳香;坐在草地上野餐時,那美味的食物必定會深深誘惑你的鼻子……】
你的身體感覺到秋天與其他季節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了嗎
【秋風吹在身上很舒爽,頭發和衣服在飄動;撿起一片落葉,摸摸上面的葉脈,感受那種凹凸的粗糙或光滑;找一片草地躺下來,感受那種柔軟的溫暖和踏實……】
(3)每口述一人,組織學生評議:
他(她)說出了自己的獨特發現了嗎?有沒有自己的獨特感受?
第二教時
五、學生放手試寫:
(1)明確習作要求
(2)提供一些有關與秋天有關的詞語
秋高氣爽 遍野金黃 秋風掃落葉 桂子飄香 果實累累
紅葉似火 枯枝敗葉 登高望遠 天高云淡
(3)鼓勵學生引用描寫秋天的詩句。
六、選擇2-3篇草稿片段,交流、評議、修改。
七、繼續完善習作草稿。
八、同位互改草稿。
九、教師查閱。
十、學生謄抄。
教學反思
第四次習作要求寫一處秋景,同學們大多選材廣泛,有寫池塘、操場、花壇的,也有寫果園、田野、菜園的。大約一半的同學,能寫出自己觀察到體悟到的秋天。
如“聽尹曉玨說草能吃,我就真的拔了一根,放進嘴里嚼,很快又吐出來了,味道實在太難嘗”【作者:朱文靜】;“操場欄桿外長著許多柳樹,有些柳葉上長著跟我鼻孔差不多大的蟲眼”【作者:鮑詩駿】;“我看見了很多水杉樹,樹上有許多鳥巢,小鳥從我的頭頂飛過去,還喳喳地叫著,我還聽到了秋風扇動水杉樹枝的聲音”【作者: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