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科:語文 授課年級:三年 設計人:陳慧麗
章節名稱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古詩兩首》 計劃學時 2 學習內容分析 《古詩兩首》(《山行》、《楓橋夜泊》)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的作品,且都是寫景的,均為傳誦千古的名篇。杜牧的《山行》是《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詩,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 “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讓我們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楓橋夜泊》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的是作者張繼夜晚小船停泊在姑蘇城外,因為無法入睡而把看到的、聽到的景象描繪了出來。詩前半句重點寫看到的景色,后半句重點寫聽到的景色。通過這些景色來反襯作者內心的愁。 學習者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地誦讀、想象、交流理解詩句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解決措施: 反復誦讀、想象、交流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