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查“無字詞典”》課堂實錄
教材分析:《學會查“無字詞典”》是本冊第二課。本文寫了暑假爸爸帶聰聰到青島旅游途中指導他聯系眼前景物,理解詞語“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告訴我們除了查字典外,結合大自然,聯系現實生活更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過生活實例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本課分為2課時,我講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1、精讀2—9自然段,體會爸爸和聰聰不同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學會使用“無字詞典”。2、懂得學語文不光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重點難點為:懂得學語文不光從書本上學,還要從生活實踐中學。依據新課標三維目標,我把在情境中學習方法的過程性目標放在首位,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掌握方法,確立常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的意識,及時地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1、啟動原有認知導入新課。2、精讀課文,加深理解。3、揭示題旨,拓展練習。4、精選故事,滲透思想。5、總結全文,升華題旨。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教學過程:
一、啟動原有認知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
暑假 旅游 驕陽似火
青島 看海 驚濤拍岸
聰聰 查閱 無字辭典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學會查“無字詞典”》看這些詞語肯定難不倒小朋友,仔細看一遍
學生看詞語,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讀(生讀)
師:讀得挺響亮,我們一起來一次(學生齊讀)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你能選擇幾個詞語,聯系課文內容說一句完整的話嗎?
生1:聰聰跟爸爸學會了查“無字詞典”。
師:你的這句話概括性很強。
生2:暑假到了爸爸帶聰聰去青島旅游
師:課文寫了這樣一件事,你說得很好。
生3:暑假到了爸爸帶聰聰去青島看海。
師:點頭、贊揚
二、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師:那么,現在我們就跟著聰聰一起去學習查閱無字詞典,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2----5自然段,邊讀邊想爸爸和聰聰在討論什么?
生:默讀考慮
師:誰來說說看,爸爸和匆匆在討論什么?
生:爸爸和匆匆在討論“驕陽似火”這個成語的意思。
師:對了,他們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板書(驕陽似火)那一對好伙伴愿意學著爸爸和匆匆的樣子進行對話,同桌可以練練。
生:同桌練習。
師:好,那一對好伙伴愿意來。
生:學生分角色讀。
師:這對父子像朋友似的在交談呢,聰聰是怎么解釋“驕陽似火”的。
生:“強烈的太陽光像火那樣熱。”
師:爸爸又是怎么解釋的呢?
生:“烈日當空,連樹上的葉子都曬蔫了,這不就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嗎?”
師:他們解釋的方法不同,仔細看看有什么不同啊?
生1:聰聰是把字典上的解釋背了一遍,而爸爸是用看到的東西來解釋‘驕陽似火’的。
師:說得好,誰再來說說。
生2:聰聰是用字典上的解釋,而爸爸是讓他看火辣辣的太陽,曬蔫的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