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
2、了解彼得獲得真金的過程,懂得想實現夢想收獲財富,要依靠辛勤的勞動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過程:
課前:通過圖片引導學生交流古今中外人們的夢想是什么?(岳王勾踐,打敗吳國;哈利波特,成為魔法師;打籃球的孩子們,成為籃球明星…)
一、導課
出示人們在河邊的淘金圖,問:猜猜,他們在干什么?(淘金)他們的夢想是什么?(發財、得到金子)
師小結:金子是財富的象征,得到金子,擁有財富是很多人的夢想。今天學習一個關于“淘金者實現夢想”的故事。(板書課題:《金子》,學生齊讀)
二、整體感知,正音
1、打開書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詞語。
挖掘肥沃嬌艷若有所悟
蜂擁而至一無所獲全部精力
順勢追問:“一無所獲”什么意思。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過渡:我們了解到,彼得和大家一樣有一個關于金子的夢想,(板書)一開始他是淘金,后來又種花,他實現了嗎?(實現了)
三、細讀課文
(一)質疑
1、課文哪一段告訴我們他實現了夢想?(最后一段)指名讀一讀。
屏幕打出最后一段話(彼得終于實現了……)。你們也都找到這段話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2、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有什么問題嗎?有不懂得地方嗎?
學生大概會有提出以下問題:①夢想是什么?②怎樣實現?為什么不無驕傲?③為什么說彼得是唯一找到金子的人?他的金子就在這片土地里?④為什么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教師當場解決“夢想是什么”這一問題。
3、過渡:大家提出了這么多問題,你們是對這段話不懂,要想明白他實現夢想后為什么會這樣說,我們先來看看它是怎樣實現夢想的。
(二)學習課文一、二、三段。
1、同學們讀讀課文的一、二段,為了實現夢想,彼得開始是怎么做的?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
1、學生劃出相關句子,交流。教師隨機打出句子“彼得不甘心…一丁點金子”。
2、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①彼得不甘心落空(點紅“不甘心”)教師:你關注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詞“不甘心”。同學們,你們從哪兒能看出他不甘心這樣兩手空空的回去?
②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句用“抓詞語”的方法談出自己的想法。
默默挖掘——非常努力,出了許多力
幾個月——用了很長時間
埋頭苦干——努力、投入的干
翻遍整塊土地——下了很大的功夫
別人走了,他留下來——聯系著上文來閱讀(接著評價學生“聯系上下文讀書”的方法好。)
小結:通過這些詞語,我們感受到彼得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3、誰再來讀讀這段話?(指名讀課文)
4、彼得就是這樣埋頭苦干、努力的時候,他的心里會怎樣想?(一定要堅持;努力,再努力;急切地想找到金子)
小結:看來,雖然淘金沒能讓彼得實現夢想,但我們通過學習了解到: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彼得比別人多了分堅持,多了分努力!
(三)學習課文四至六段。
過渡:后來她怎么又改成種花了?種花又怎么幫她實現夢想的?
1、請自由讀課文的四五六段,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