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不知疲倦的人
33 不知疲倦的人
教學目標 1 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2 朗讀課文,能圍繞不理解的詞語,提出問題。
3 了解陳景潤抓緊分秒、忘我學習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須有毅力支撐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有關詞語,能圍繞不理解的詞語,提出問題。
教學媒體 課件
課前學生準備 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不知疲倦的人
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不知道勞累、辛苦)。
2、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不知疲倦的人”是誰?為什么說他“不知疲倦”?他怎么能做到“不知疲倦”?等等)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
1、 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 組織交流:
(1)、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糾錯,針對讀題后的疑問進行部分釋疑。
(2)、陳景潤是誰?老師補充
出示課文第一節,齊讀
板書:孜孜不倦 爭分奪秒
(3)、質疑:(引導對不理解詞提問)
孜孜不倦是什么意思?陳景潤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工作的?
三、圍繞問題,學習課文
1、師:陳景潤是如何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工作的?帶著問題邊思邊讀,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2、 組織交流:
1——3小節
(1)、出示課文第二節,師引讀:當( )的時候,已經( ),當( )的時候,已( ),當( )的時候,已( )。
指導朗讀,體會他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孜孜不倦。
(2)“為了攻克數學難關,陳景潤每天都沉浸在書堆里,游弋在無數的數學符號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圍的一切。”
(利用工具書理解“沉浸、游弋”兩個詞。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3)有側重地學習本課的9個生字。
4——5小節
(1)讀第四、五節的語句,體會他的忘我工作
出示句子:
此刻,他望著緊鎖的門,毫不在意的笑一下,重新走進書庫讀書去了。
(2)針對這句句子讓學生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此刻,他望著緊鎖的門,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進書庫讀書去了。
(4)抓住三個“幾分鐘”展示陳景潤與時間賽跑的畫面。引讀第5節。
四、總結課文
1、學到這兒,你覺得陳景潤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
(學習刻苦,工作忘我,抓緊時間)
2、 后收集有關陳景潤的其他小故事,在十分鐘隊會上交流。
說明:鼓勵學生課后拓展閱讀,使學生不局限于語文書,有更為廣闊的閱讀天地。
板書設計 33 不知疲倦的人
孜孜不倦
不知疲倦的人————陳景潤 學習和工作(攀登科學高峰)
爭分奪秒
本課小結 教學中,通過圍繞圍繞課題學習提出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
了解陳景潤抓緊分秒、忘我學習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須有毅力支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