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畫楊桃》說課稿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畫楊桃》。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
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致,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3、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 老師為什么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里,你的心里會有些什么想法?想象說話:為什么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3、材料補充法:文本只是為課堂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準備以文本為契機,由文本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加深體驗。
說學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本課時共分四大板塊:第一板塊——復習回顧,導入新課,第二板塊——引導體會文中的“我”,初步感悟文章的主旨,第三板塊——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 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第四板塊——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第五板塊—— 鏈接課外,想象拓展,內化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