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作文輔導教案
【單元作文題目及要求】1、題目:寫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2、要求: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搜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看到,聽到了許多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把它們理一理,寫成一篇習作。寫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作文思路點撥】
1、先思考“寫什么”,就是要寫的內容。其實,傳統文化離我們很近,就在我們身邊。比如:
(1)一些傳統的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冬至。我們開開心心過節的時候別忘了細細的體會這個節日全家都是怎么過的?
(2)一些傳統的食物:元宵節的湯圓、端午節吃的粽子、中秋節吃的月餅、廣州的特色食物涼茶、龜苓膏、雞仔餅、茶、煲湯……你喜歡你這些食物嗎?有沒有去了解一下它們的歷史?
(3)還有傳統的體育項目:跳皮筋、踢毽子、太極拳……
(4)別忘了我們常用的東西:筷子、毛筆、茶杯、紙……
2、再思考“怎么寫”的問題。這次習作需要大家多查閱資料。當你確定了一個主題之后要在搜集一下相關的資料,整理后再開始寫作。
二、描述傳統文化,體會怎么寫。
1、老師簡述
(1)、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北京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嗎?
(2)、學生補充。
(3)、你能把剛才大家說的連起來,說一段話嗎?
2、投影出示一段話《鬧元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北京人鬧元宵介紹清楚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指名同學在班內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傳統文化介紹給大家。
4、同學可以相互補充。
5、出示本次習作題目,明白要求。
(1)、出示投影,讀題目。
(2)、體會要求,引導學生如何審題。
(3)、學生談談寫作有什么困難。
[設計意圖]:這個教程,重點在于解決如何寫的問題。學生對于紛亂繁雜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不知道如何寫下來,這里,老師設計一個從說到寫的過程,而且通過范文的學習,來揣摩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讓學生理清思路,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三、回味傳統文化,初步成稿。
1、老師讀“下水”作文。
2、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整理一下,寫成一篇習作。
3、小組內互閱習作,提出修改意見。各自根據同學提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4、教師選取優秀習作加以評價,發現帶共性的問題適當指導。
[設計意圖]:在習作指導中,老師讀一讀自己的下水文,一是能讓自己更深入實際,了解學生習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前設想出解決方案;二是讓學生更有親近感,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四、發揚傳統文化,激發興趣。
1、把自己寫的習作介紹給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2、班內交流習作,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寫作有成功感,必將給學生更好的鼓勵,因此,給優秀的作文裝訂成冊是個很好的辦法。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做一名祖國文化的傳播者”,可以讓學生更有神圣感、義務感,激勵學生把本次作文寫好。
【提綱設計參考】
題目:端午節
提綱:
1、端午節的的來歷,傳說,紀念屈原的故事 。
2、端午節這一天,你們家人是怎么慶祝的。到了這天會穿什么,會吃些什么?為什么會吃這些東西?在這一天,家人有沒有什么活動?比如祭祀、聚餐、放鞭炮……如果是祭祀,家長都會準備些什么?他們會怎么做?
3、在這一天,你一般都做些什么?你覺得這個日子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感想。感想,心理活動的描寫。